[發明專利]一種金屬材料表面晶粒超細化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61341.0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05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程菘;徐沁;陳大志;崔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8/26 | 分類號: | C23C8/26;C23C8/02;C21D1/18;C21D1/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東恒知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 地址: | 610036***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材料 表面 晶粒 細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材料表面晶粒超細化的方法,包括步驟:滲氮階段、淬火階段、滲氮淬火階段,本發明共包含4個滲氮淬火循環,經過4次滲氮淬火后,材料表面晶粒細化至1μm以下,表面硬度明顯提高。本發明提出的是一種基于化學熱處理的細晶方法,豐富了現有的表面晶粒超細化技術,且該工藝過程簡單,參數易于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晶粒細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材料表面晶粒超細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材料的大多數失效破壞方式都是從金屬表面開始的,因此優化表面的組織結構能有效增強材料的整體性能。作為金屬材料表面改性的手段之一,表面晶粒超細化技術應運而生,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目前常采用劇烈塑性變形的方式實現金屬材料表層晶粒細化,主要包括表面機械研磨、高速噴丸以及激光沖擊強化等。其原理是在金屬表面施加載荷使其發生嚴重的塑性變形,同時組織內部的缺陷大量增殖,形成亞結構或發生再結晶,從而實現晶粒納米級細化。然而,該方法制備納米晶的熱穩定性是主要問題,可能會限制其在高溫下以及后續熱處理過程中的廣泛應用。
對于鋼鐵材料而言,簡單的熱循環就能細化晶粒。將材料快速加熱至奧氏體化溫度,并在奧氏體晶粒開始長大前進行淬火,通過反復快速加熱淬火便可使奧氏體晶粒逐漸細化。這種技術要求加熱速度和冷卻速度都要快,常采用火焰加熱、電接觸加熱、感應加熱等方式實現快速加熱循環淬火。然而,快速加熱會導致奧氏體化不充分,組織不均勻等問題,且單一的循環淬火工藝的晶粒細化效果有限,一般經過3-4次循環處理后僅實現微米級晶粒細化,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來實現表面晶粒超細化.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材料表面晶粒超細化的方法,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材料表面晶粒超細化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滲氮階段,將表面預處理的金屬材料樣品放入真空管式爐中,爐內氣壓保持在0.05-0.1MPa,真空管式爐以20℃/min的升溫速率加熱到550℃后保溫,升溫的同時通入滲氮氣體氨氣;
S2、淬火階段,完成步驟S1后再以20℃/min的升溫速率將爐內溫度升至750-900℃,保溫10min后將樣品置入淬火油中快速冷卻至室溫,升溫和保溫過程中爐內壓力和氨氣流量與步驟S1中保持一致;
S3、將淬火后的樣品取出,使用無水乙醇清潔表面油漬;
S4、所述S1-S3的步驟為一個滲氮淬火循環周期,再次重復S1-S3的步驟3次,共計4個滲氮淬火循環周期,即完成對金屬材料表面晶粒的超細化處理。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金屬材料樣品表面預處理的方法為:將所述金屬材料樣品分別用240目、400目水磨砂紙進行逐次打磨,然后于頻率為40Hz的條件下超聲清洗10min,冷風干燥。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的保溫及滲氮的時間為2h。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通入滲氮氣體氨氣的氣體流量為0.5L/min。
優選的,所述步驟S2中以20℃/min的升溫速率將爐內溫度升至75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共包含4個滲氮淬火循環,經過4次滲氮淬火后,能將材料表面晶粒細化至0.5μm,材料表面硬度提升至541Hv0.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13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滾動壓力發電裝置及其發電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計數燃氣表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