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大數據共享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5822.0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9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保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諾必達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40/20 | 分類號: | G16H40/20;G06F16/174;G06F21/64;G06F40/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麗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醫療 數據 共享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大數據共享管理系統,包括住院患者人數采集模塊、各科室診斷人數數據采集模塊、各醫師總出診時間數據模塊、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區塊鏈信號接收模塊、區塊鏈信號上傳模塊、區塊鏈共享模塊、數據處理控制模塊、數據比對計算模塊、數據壓縮模塊、數據解壓模塊與存儲模塊,住院患者人數采集模塊、各科室診斷人數數據采集模塊與各醫師總出診時間數據模塊均與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通信連接,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與數據處理控制模塊通信連接。本發明能夠通過實現了醫療數據的采集,促進了醫療大數據的流通共享,且能夠將本地存儲的數據與區塊鏈分享模塊內的數據進行比比對,提升患者就診時的診斷效率與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數據分享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大數據共享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于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移動互聯、智能傳感器、云計算、機器人等新興信息通信技術與信息感知方式的發展和變化,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醫療與健康服務模式。大數據已成為公認的資源,快速發展的大數據產業,給企業帶來無限的上升空間。智能決策方法從追求計算速度逐漸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多模態數據融合中的推理能力、效率與準確性。提高醫療的精準咨詢,提高患者的知情權,同時使得自助醫療、家庭醫療有了實現的機會。
醫療數據是一種重要的醫療信息記錄,是醫護人員在各種醫療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信息。醫療數據的本質屬性是原始記錄,能夠還原真實的醫療過程的歷史情況。因而,醫療數據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參考和科研價值,并且擁有法律效力。
現在我國擁有各級醫院,而同級各國醫院之間由于醫療數據的特殊性、各個醫院采用的信息采集系統的差異性以及醫院直接協調機制滯后,造成各類醫療數據交互不暢。各醫院之間數據存儲調用不順暢,數據對接存在困難,各醫院之間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存在重復投資和重復采集數據的問題,這樣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口徑不一致、醫療數據不可靠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在我國擁有各級醫院,而同級各國醫院之間由于醫療數據的特殊性、各個醫院采用的信息采集系統的差異性以及醫院直接協調機制滯后,造成各類醫療數據交互不暢。各醫院之間數據存儲調用不順暢,數據對接存在困難,各醫院之間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存在重復投資和重復采集數據的問題,這樣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口徑不一致、醫療數據不可靠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大數據共享管理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本發明包括住院患者人數采集模塊、各科室診斷人數數據采集模塊、各醫師總出診時間數據模塊、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區塊鏈信號接收模塊、區塊鏈信號上傳模塊、區塊鏈共享模塊、數據處理控制模塊、數據比對計算模塊、數據壓縮模塊、數據解壓模塊與存儲模塊;
所述住院患者人數采集模塊、各科室診斷人數數據采集模塊與各醫師總出診時間數據模塊均與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通信連接,醫療數據信號整理模塊與數據處理控制模塊通信連接,數據處理控制模塊與數據比對計算模塊通信連接,數據處理控制模塊與區塊鏈共享模塊互相通信連接,區塊鏈共享模塊與區塊鏈信號上傳模塊通信連接,存儲解壓模塊與數據比對模塊通信連接,數據比對模塊與數據壓縮模塊通信連接,數據壓縮模塊與存儲模塊通信連接,存儲模塊與數據對比計算模塊通信連接,存儲模塊與區塊鏈共享模塊通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諾必達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合肥諾必達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58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