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有向無環流程圖的布局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54737.2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51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浪;王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2 | 分類號: | G06F3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方艷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環流 布局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用于有向無環流程圖的布局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涉及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包括獲取目標項目中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基于邏輯關系確定流程圖節點步驟以及位于流程圖節點步驟之間的判斷條件;基于流程圖節點步驟生成節點圖片,將節點圖片布置在操作平面內;以操作平面內空白面積最小為優化條件對節點圖片的位置進行調整;在調整后的節點圖片之間添加對應判斷條件流程圖連接線,完成流程圖布局。通過以操作平面內空白面積最小為優化條件對節點圖片的位置進行調整,在延續了合理布局,條理清晰的基礎上,又能充分利用平面空間,在較小的空間中就能清楚展示盡可能多的內容,便于使用者快速閱讀分析。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尤其涉及用于有向無環流程圖的布局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流程圖是流經一個系統的信息流、觀點流或部件流的圖形代表。由于其具有形象直觀、便于理解,算法出錯時容易發現、可直接轉化為程序的特性,逐漸應用到了越來越多的領域。
隨著其應用日益廣泛,缺點也隨之展現:即所占篇幅較大,造成閱讀不便。現有技術中專利號為201310334758.4的申請專利《實現流程圖自動布局的系統及裝置》中就公開了一種實現流程圖自動布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獲取節點間的邏輯關系;分析節點的邏輯關系,并劃分節點的等級;優化同一等級的節點,計算最優布局方式;采用拓撲順序確定優化后的流程圖中各節點的坐標。通過分析節點的邏輯關系,劃分節點的等級,并對同一等級的節點采用Randker迭代排序算法計算每個等級內部的最優排列方式,來保證流程圖連線的交叉點數量最少,利用對稱布局的方法將各節點等距均勻的線性地分布在平面里,從而能夠有效解決手工繪制流程圖的混亂和復雜,快速高效地實現流程圖的合理布局,保證流程圖布局的精確和業務邏輯清晰。
但是上述已公開的專利技術僅僅是針對圖進行的自動布局,采用這種算法各節點等距均勻的線性地分布在平面里會導致空間利用率特別低。尤其是一些較大的項目,在流程圖中可能留有大量的空白空間,不利于后期的閱讀。
申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申請提出了用于有向無環流程圖的布局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通過以操作平面內空白面積最小為優化條件對節點圖片的位置進行調整,在延續了合理布局,條理清晰的基礎上,又能充分利用平面空間,在較小的空間中就能清楚展示盡可能多的內容,便于使用者快速閱讀分析。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實施例提供了用于有向無環流程圖的布局方法,所述布局方法包括:
獲取目標項目中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
基于邏輯關系確定流程圖節點步驟以及位于流程圖節點步驟之間的判斷條件;
基于流程圖節點步驟生成節點圖片,將節點圖片布置在操作平面內;
以操作平面內空白面積最小為優化條件對節點圖片的位置進行調整;
在調整后的節點圖片之間添加對應判斷條件流程圖連接線,完成流程圖布局。
可選的,所述獲取目標項目中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包括:
對目標項目中各步驟所涉及的數據進行遍歷,得到對應目標項目全部數據存儲的順序路徑;
從遍歷得到的順序路徑中選取最長路徑,并在遍歷得到的順序路徑中對包含的節點進行篩選得到路徑寬度最大的節點;
基于選出的最長路徑以及路徑寬度最大的節點確定路徑關鍵坐標;
對經過路徑關鍵坐標的全部路徑進行節點排序,根據排序結果對路徑進行訪問排序。
可選的,所述對經過路徑關鍵坐標的全部路徑進行節點排序,根據排序結果對路徑進行訪問排序,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4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裝置以及記錄有程序的記錄介質
- 下一篇:存儲器子系統自測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