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抗強電磁干擾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4566.3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2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文卿;丁祎明;王富強;郇峰;王永勝;李偉;張少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榮信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楊凱;連慧敏 |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發動機 電子 控制器 機箱 電磁 干擾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抗強電磁干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仿真分析,對機箱電磁耦合特征進行評估,得出電磁防護薄弱點位置;S2、材料優化,將碳纖維原絲進行鍍鎳處理并編織成鍍鎳碳纖維布;S3、模壓成型,在S1的基礎上,對機箱主體材料與屏蔽材料進行一體化成型。S4、縫隙防護,在箱體縫隙連接位置開設環形槽,為模塊化縫隙防護材料提供空間;S5、組合裝配,通過螺絲緊固的方式,將蓋板和箱體主體完成裝配。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新穎,可有效解決現有航空VPX機箱防護措施零散、防護指標較低的問題,增強抗電磁干擾能力,適合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抗強電磁干擾的方法。
背景技術
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多數采用鋁合金材質,相比較復合材料機箱存在低頻防護性能能差、隔熱性差、質量重的缺點。現有專利《航空發動機機載型電子控制器機箱》中,提到了碳纖維復合材料作為機箱箱體的思路;并為了提高機箱屏蔽效能,在碳纖維復合材料基體內外層進行了化學鍍鎳處理。該專利中提升屏蔽效能所實施的鍍層工藝實施難度大,步驟繁雜,附著力較差,影響表面平整度。同時,未提及電磁仿真設計、縫隙針對性電磁防護處理措施以及導電連接方式,防護性能有待提高。
另外,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設計通常還需考慮電路接口功能、安裝方式、使用環境等因素;現有技術中電磁兼容與防護以經驗設計和標準化設計為主,設計依據欠缺、設計指標難以量化、防護措施過于笨重的問題。
因此,有必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抗強電磁干擾的方法,針對現有航空VPX機箱在解決電磁干擾問題所存在的防護措施零散、防護指標較低的問題,整體提升機箱電磁防護性能,同時實現機箱減重、隔熱、防潮、防鹽霧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航空發動機電子控制器機箱抗強電磁干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仿真分析,對機箱電磁耦合特征進行評估,得出電磁防護薄弱點位置;
S2、材料優化,將碳纖維原絲進行鍍鎳處理并編織成鍍鎳碳纖維布;
S3、模壓成型,在S1的基礎上,對機箱主體材料與屏蔽材料進行一體化成型。
S4、縫隙防護,在箱體縫隙連接位置開設環形槽,為模塊化縫隙防護材料提供空間;
S5、組合裝配,通過螺絲緊固的方式,將蓋板和箱體主體完成裝配。
進一步地,S1的具體步驟為:
通過時域有限積分電磁仿真方法,進行強電磁環境下的機箱電磁耦合特性仿真計算,確定電子控制器機箱的電磁耦合路徑,判斷電磁干擾路徑的結構尺寸以及機箱諧振頻率。
進一步地,S2的具體步驟為:
通過化學沉積法在碳纖維原絲表面鍍上鎳金屬層,編制成鍍鎳碳纖維布。
進一步地,S3的具體步驟為:
根據S1中得出的機箱電磁防護薄弱點,將成鍍鎳碳纖維布預埋在電磁防護薄弱點的位置,通過模壓成型工藝將鍍鎳碳纖維布和機箱主體材料進行一體化成型制備。
進一步地,S4的具體步驟為:
在箱體縫隙連接處位置開設環形槽,為模塊化縫隙防護材料提供空間,在環形槽內設置水汽密封條與導電屏蔽條,為模塊化縫隙防護材料提供空間。
進一步地,S5的具體步驟為:
機箱的底板與側板、側板與頂板、后板與后端面、前面板與前端面之間采用螺絲壓緊,螺絲上涂覆導電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45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