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4404.X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6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葉平;劉成龍;何廷美;施曉剛;伏彥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平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T7/292;G06N20/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羚牛 水鹿 自動識別 跟蹤 統計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步驟S100:利用視頻監控獲取監測區域的視頻畫面,并基于圖像識別技術判斷目標動物進入畫面的時間節點t1,以及離開畫面的時間節點t2;
步驟S200:提取t1-t2時間段內的一段或多段視頻,或提取t1-t2時間段內的全部視頻;
步驟S300:基于視頻解碼技術將提取的視頻按時間順序轉換成相應的圖像幀序列,并標注出起始幀圖像M1和終點幀圖像Mn,其中n為圖像幀序列中圖像幀數量;
步驟S400:將圖像幀序列按序依次放入同樣的坐標系中,識別起始幀圖像M1中各目標動物的坐標并對其進行標號記為D-H(x1,y1),其中D表示目標動物的種類,H表示同一種類中目標動物的編號;
步驟S500:判斷下一幀圖像M2中各目標動物的坐標記為D-H(x2,y2),由于連續兩幀之間目標動物的位移量幾乎為0,因此可以對目標動物進行精確的軌跡跟蹤;
步驟S600:依次遍歷所有幀圖像,得到同一目標動物在起始幀圖像M1到終點幀圖像Mn過程中的坐標軌跡;
步驟S700:在步驟S500-步驟S600之間,每間隔f幀對圖像進行重新識別,判斷是否有新增的目標動物出現,并對進行坐標識別記為(D+j)-(H+e)(x1,y1),其中j表示新增目標動物類型種類,e表示已有目標動物數量增加個數;
步驟S800:當某一圖像幀出現新增目標動物時,則在該圖像幀的基礎上重復步驟S500-步驟S600,遍歷所有幀圖像直至終點幀圖像Mn,即得到對應目標動物的數量和種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和H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且后臺存有D位數字所對應的目標動物類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00中將每秒視頻畫面轉換成5-20幀圖像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t2時間段的長度超過1小時后,則提取t1-t2時間段內的一段或多段視頻,其中每段視頻長度不超過15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00-步驟S600中,記錄目標動物離開畫面的數量記為g。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的目標動物出現時,判斷該目標動物在圖像中首次出現的位置,并對其進行標記,對從圖像邊沿進入的目標動物數量記為c,其余記為r;
同時借助周邊鏡頭判斷新增目標動物c與離開的目標動物g的重疊部分,記為v;
則該種類目標動物的總數為H+c+r-v,其中H取值為起始幀圖像M1中該種類目標動物的數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動物行為識別方法,基于機器學習訓練各種類目標動物的行為模型,將其與各幀圖像提取的目標動物進行匹配,從而得出相應的目標動物行為分析結果。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為模型包括飲水、休息、反芻、警戒、移動、哺乳、排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平,未經葉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440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激光光斑記錄儀
- 下一篇:一種具有壓縮功能的碎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