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數據比較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4270.1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9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力;楊八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科網絡(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集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紀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換機 備份 平滑 階段 數據 比較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數據比較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將主交換機上的所有數據分別備份給備交換機和線卡,所有數據中的每個數據均設置一ID標記和與ID標記對應的計數標記,同步主交換機、備交換機和線卡的計數標記;在平滑階段,備交換機將其上所有數據的ID標記和對應的計數標記傳遞給線卡,并分別與線卡上的所有數據的ID標記和計數標記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將線卡內的數據和備交換機內的數據調整為一致。本發明壓縮了所需要比較的數據,使得主備平滑階段,進程間所需要傳遞的信息大大減少,從而減少平滑階段的時間,使得設備的整體性能得到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換機熱備份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數據比較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交換機熱備功能中,有一個平滑功能,也就是主交換機下線時,備交換機要接管主交換機的職責,此時會經過一個平滑階段,將備交換機的上層數據,與原來主交換機管理的線卡數據進行比對,把多余的數據刪除、漏了的數據補上、不正確的數據糾正等。從而使得備交換機升為主時,上下數據一致,這個階段就是平滑階段。
交換機中,模塊眾多,但是平滑階段是每個模塊都要經歷的,所以每個模塊的平滑效率一定要得到保證,而其中影響平滑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數據在不同進程間進行傳遞的次數。所以一般我們都會把多個數據封裝在一個通信報文中,以減少通信次數。對于一些數據存儲結構單元小的模塊,例如路由、FDB(Forwarding DataBase,轉發數據庫)等模塊,一個數據單元大小一般在幾十個字節左右,一次通信就能傳遞上百個數據,所以這個方法很有效。但是每個模塊都有每個模塊的特點,這個方法不是所有模塊都適用,例如ACL模塊,因其匹配和動作表項的巨大,一個數據單元往往就是幾千字節的大小。對于這樣的模塊,一次通信所能攜帶的數據個數都是個位數的,效率提升不大。
如圖1所示,現有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處理都是上下進行完整的數據比較,例如上層進程數據A有10個32位的數據和下層進程數據B進行關聯,那么在平滑階段需要將數據A的所有數據傳到數據B所在的進程進行比較。
但是,如果數據A很大,例如交換機中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訪問控制列表)模塊,往往一個數據的大小就在幾千字節左右,而進程間通信一次所能攜帶的報文字節數是有限的,大字節的數據一次可能只能傳遞一兩個。一旦配置了較多的ACL,在平滑階段,會有大量的數據在進程間傳遞、比較,導致平滑時間很長,也會影響其他模塊的平滑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數據比較方法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交換機熱備份平滑階段的數據比較方法,包括:
S100,將主交換機上的所有數據分別備份給備交換機和線卡,所述所有數據中的每個數據均設置一ID標記和與ID標記對應的計數標記,同步所述主交換機、備交換機和線卡的所述計數標記;
S200,在平滑階段,所述備交換機將其上所有數據的ID標記和對應的計數標記傳遞給線卡,并分別與線卡上的所有數據的ID標記和計數標記進行比較;
S300,根據比較結果,將所述線卡內的數據和備交換機內的數據調整為一致。
優選地,S100中,所述主交換機對ID標記每進行一次操作,對應的計數標記加1,所述操作包括增、刪、改。
優選地,S100中,所述備交換機根據主交換機的ID標記和計數標記,同步同一個ID標記對應的計數標記,使得所述主交換機和備交換機的計數標記同步。
優選地,S100中,所述主交換機將每個數據的計數標記攜帶到與線卡的通信數據中,使得所述線卡和主交換機的計數標記同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科網絡(蘇州)有限公司,未經盛科網絡(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42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