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除塵灰的回收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54000.0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14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顯濤;楊波;楊文成;田崗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泰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3/38 | 分類號: | B09B3/38;B09B3/70;C22B1/216;C22B1/26;B01D53/78;B01D29/03;B09B101/3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文衡創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23 | 代理人: | 劉真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塵灰 回收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用于除塵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轉窯主體(1)、混料機構(2)、水洗機構(3)、渣水淬機構(4)、尾氣處理機構(5)和攪拌機構(6),用于對混合物料起到燒結作用的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一側設有方便實現除塵灰和焦粉混合的所述混料機構(2),所述混料機構(2)背離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一側設有方便去除物料內部氯離子的所述水洗機構(3),所述回轉窯主體(1)背離所述混料機構(2)的一側設有方便對燒結料起到水冷作用的所述渣水淬機構(4),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底部設有方便對廢氣起到凈化作用的所述尾氣處理機構(5),所述尾氣處理機構(5)的內部設有方便在處理廢氣時對添加劑起到攪拌混合作用的所述攪拌機構(6);
所述混料機構(2)包括儲框(21)、進料斗(22)、第一電機(23)、支腳(24)、第一攪拌桿(25)、第一齒輪(26)、第二齒輪(27)、傳輸桿(28)和第一連接框(29),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一側設有所述儲框(21),所述儲框(21)頂部的一側設有所述進料斗(22),所述儲框(21)的頂部設有所述第一電機(23),所述第一電機(23)的底端轉動有所述第一攪拌桿(25),所述第一攪拌桿(25)轉動于所述儲框(21)的內部,且所述第一攪拌桿(25)靠近底端的側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一齒輪(26),所述第一齒輪(26)的一側嚙合有所述第二齒輪(27),所述第二齒輪(27)的中部固定有所述傳輸桿(28),所述傳輸桿(28)轉動于所述第一連接框(29)的內部,所述第一連接框(29)固定于所述儲框(21)一側的底部,所述儲框(21)底部的兩側分別固定有一個所述支腳(24);
所述水洗機構(3)包括水洗框(31)、第二連接框(32)、螺旋接頭(33)和第一濾網(34),所述儲框(21)背離所述第一連接框(29)一側的頂部呈傾斜狀設有所述水洗框(31),所述水洗框(31)背離所述儲框(21)的一側連接有所述螺旋接頭(33),所述水洗框(31)靠近所述儲框(21)一側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連接框(32),所述第二連接框(32)內壁的頂部設有所述第一濾網(34);
所述渣水淬機構(4)包括淬箱(41)、第二濾網(42)、第一彈簧(43)和卡塊(44),所述回轉窯主體(1)背離所述混料機構(2)的一側連接有所述淬箱(41),所述淬箱(41)靠近底端的內部卡合有所述第二濾網(42),所述第二濾網(42)一端相背兩側的內部分別連接有一個所述第一彈簧(43),所述第一彈簧(43)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卡塊(44),所述卡塊(44)卡合于所述淬箱(41)的側壁內部;
所述尾氣處理機構(5)包括沉降設備主體(51)、凈化箱(52)、第二電機(53)、儲料箱(54)、轉桿(55)、受壓桿(56)、第二彈簧(57)、封塊(58)和第三彈簧(59),所述回轉窯主體(1)靠近所述混料機構(2)一側的底部連接有所述沉降設備主體(51),所述沉降設備主體(51)的一側連接于所述凈化箱(52),所述凈化箱(52)頂部的兩側分別卡合有一個所述儲料箱(54),且所述凈化箱(52)的頂端中部設有所述第二電機(53),所述第二電機(5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凈化箱(52)的側壁內部且連接有所述轉桿(55),所述儲料箱(54)底部靠近所述轉桿(55)一側的內部卡合有所述受壓桿(56),所述受壓桿(56)的側壁上纏繞有所述第二彈簧(57),所述第二彈簧(57)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受壓桿(56),所述第二彈簧(57)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儲料箱(54)的內壁,所述儲料箱(54)底端側壁內部背離所述受壓桿(56)的一側連接有所述第三彈簧(59),所述第三彈簧(59)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封塊(58),所述封塊(58)卡合于所述儲料箱(54)的底端側壁內部;
所述攪拌機構(6)包括第三齒輪(61)、第四齒輪(62)、鏈條(63)、第二攪拌桿(64)、隔板(65)、轉塊(66)和閥塊(67),所述第二電機(53)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凈化箱(52)的側壁內部且連接有所述第三齒輪(61),所述第三齒輪(61)兩側且位于所述凈化箱(52)的側壁內部分別設有一個所述第四齒輪(62),所述第三齒輪(61)和兩個所述第四齒輪(62)上共同纏繞有所述鏈條(63),兩個所述第四齒輪(62)的底端中部分別固定有一根所述第二攪拌桿(64),所述第二攪拌桿(64)轉動于所述凈化箱(52)的內部,所述凈化箱(52)中部的內壁設有所述隔板(65),所述隔板(65)靠近底端的內部設有所述閥塊(67),所述閥塊(67)的中部固定有所述轉塊(66),所述轉塊(6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凈化箱(52)的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除塵灰的回收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時,首先,由于所述混料機構(2)設于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一側,通過相應的電機傳動組件以及螺旋輸料組件,從而在實際操作時方便精確掌握合適的加料量,同時也提高了兩種物料的混合均勻程度,使得保證了后續正常的燒結效果;
S2:然后,進一步的,將所述水洗機構(3)設于所述混料機構(2)一側的頂部,通過相應的儲存組件以及過濾組件,從而在除塵灰中含氯量過高時,方便對除塵灰進行相應的水洗操作,得以去除較多的氯離子,使得保證后續的操作不受影響;
S3:最后,將所述渣水淬機構(4)和所述尾氣處理機構(5)分別設于所述回轉窯主體(1)的兩端,通過相應的儲存組件、傳動凸塊組件以及彈簧卡塊組件,一方面方便對產生的鐵渣進行水冷收集,另一方面能夠更加方便的對酸堿添加劑起到精準添加的作用,且實現了同時對兩種添加劑進行合適的調控,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泰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日照泰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40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面向加工過程監控的混合現實交互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雷擊光纜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