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大數據的請求傳輸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53968.1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5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蒙際任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昊普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60 | 分類號: | H04M1/60;H04M1/656;H04M1/658;H04M1/72412;H04M1/72433;H04M1/72436;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請求 傳輸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請求傳輸系統及方法,述請求傳輸系統包括藍牙配對設置模塊、語音通話控制模塊和音樂播放控制模塊,所述藍牙配對設置模塊包括優先級設置模塊和配對連接模塊,所述優先級設置模塊預先設置某副藍牙耳機中各個耳機的優先級,所述藍牙耳機包括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所述第一藍牙耳機的優先級大于第二藍牙耳機,所述配對連接模塊在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與移動終端的藍牙配對連接成功后移動終端的音樂播放程序進行匹配,藍牙耳機以第一音量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數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請求傳輸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開放的全球規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固定和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境的一種特殊的近距離無線技術連接。藍牙耳機就是將藍牙技術應用在免持耳機上,讓使用者可以免除惱人電線的牽絆,自在地以各種方式接收移動終端傳輸的音頻。現有技術中,當使用者通過藍牙耳機聽音樂時,如果移動終端接收到語音通話時,音樂會暫停,當移動終端結束語音通話后,音樂會自動繼續播放,導致使用者在結束語音通話后不需要聽音樂時需要去手動暫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請求傳輸系統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請求傳輸系統,所述請求傳輸系統包括藍牙配對設置模塊、語音通話控制模塊和音樂播放控制模塊,所述藍牙配對設置模塊包括優先級設置模塊和配對連接模塊,所述優先級設置模塊預先設置某副藍牙耳機中各個耳機的優先級,所述藍牙耳機包括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所述第一藍牙耳機的優先級大于第二藍牙耳機,所述配對連接模塊在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與移動終端的藍牙配對連接成功后移動終端的音樂播放程序進行匹配,藍牙耳機以第一音量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所述語音通話控制模塊在移動終端接收到語音通話時,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同時暫停播放音樂,第一藍牙耳機播放語音通話的音頻數據,所述音樂播放控制模塊用于采集語音通話前后應用程序的歷史運行情況并據此判斷藍牙耳機是否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
進一步的,所述音樂播放控制模塊包括第一程序獲取模塊、第二程序獲取模塊和程序比較模塊,所述第一程序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采集接收到語音通話前移動終端的前臺運行程序為第一程序,所述第二程序獲取模塊用于在語音通話結束后,間隔預設的緩沖時長采集移動終端的前臺運行程序為第二程序,所述程序比較判斷模塊用于比較第一程序和第二程序,并據此判斷藍牙耳機是否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所述程序比較判斷模塊包括程序比較模塊、第一播放控制模塊和第二播放控制模塊,所述程序比較模塊用于比較第一程序和第二程序是否為同一個應用程序,在兩者是同一個應用程序時令第二播放控制模塊控制第一藍牙耳機和第二藍牙耳機繼續以第一音量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在兩者不是同一個應用程序時,令第一播放控制模塊獲取第二程序在前臺的運行時長,當第二程序在前臺的運行時長大于等于參考時長閾值時,采集第一程序、第二程序的歷史運行情況并據此確定是否傳輸播放音樂播放程序的音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昊普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昊普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39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