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油壓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1069.8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1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查光圣;褚詩菊;查孝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光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9/06 | 分類號: | B30B9/06;B30B9/26;B30B15/30;B30B15/32;C11B1/04;C11B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鮑文娟 |
| 地址: | 2466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油 壓榨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油壓榨裝置,包括圍合壓榨設備,所述圍合壓榨設備上設置有布袋導送設備,所述布袋導送設備用于將布袋導出至圍合壓榨設備內,使得布袋沿著圍合壓榨設備的豎直方向移動,在實施對過濾布袋內的物料壓榨操作時,過濾布袋內排滿草窩后,并且導入多組鋼圈構成的管腔內,以實施對過濾布袋的約束,隨著壓榨頭的啟動,使得壓榨頭與過濾布袋上端的抵靠,以實施對過濾布袋的持續壓力,從而實施對物料的持續壓榨,進而實施對物料的榨油操作,榨出的油脂從多組鋼圈之間的間隙導出,并且從鋼圈排出,從而實施對油脂的壓榨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脂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油壓榨裝置。
背景技術
古藝古法生產出來的茶油具有天然的香氣,其主要原因是在實施對蒸煮過的茶樹籽壓榨過程中,在坯料之間墊設有稻草,在實施對蒸煮后的茶樹籽壓榨過程中,稻草釋放的天然粉末導出至油脂中,使得油脂中包含一種天然的香氣,因此這也是古藝古法生產的茶油香氣與普通工業化生產的茶油香氣區別的關鍵原因。現有技術中,在實施對蒸煮過的茶樹籽壓榨過程中,將原料填充在壓榨金屬圈內,而后在壓榨金屬圈的上下面覆蓋稻草,然后將壓榨金屬圈碼疊呈圓柱狀,而后放置在壓榨機內,通過啟動壓榨機,實施對柱狀的壓榨金屬圈上下端面擠壓,從而實現對原料的擠壓,上述壓榨操作過程中,幾乎所有物料的處理均需要人工方式進行,人工方式操作時,使得該種工藝生產的茶油生產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茶油壓榨裝置,能夠有效提高該種工藝生產的茶油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茶油壓榨裝置,包括圍合壓榨設備,所述圍合壓榨設備上設置有布袋導送設備,所述布袋導送設備用于將布袋導出至圍合壓榨設備內,使得布袋沿著圍合壓榨設備的豎直方向移動。
本發明還存在以下特征:
本發明取得的技術效果為:在實施對過濾布袋內的物料壓榨操作時,過濾布袋內排滿草窩后,并且導入多組鋼圈構成的管腔內,以實施對過濾布袋的約束,隨著壓榨頭的啟動,使得壓榨頭與過濾布袋上端的抵靠,以實施對過濾布袋的持續壓力,從而實施對物料的持續壓榨,進而實施對物料的榨油操作,榨出的油脂從多組鋼圈之間的間隙導出,并且從鋼圈排出,從而實施對油脂的壓榨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稻草供料設備及打窩設備的主視圖;
圖2和圖3是稻草供料設備及打窩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4和圖5是稻草供料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6和圖7是稻草供料設備部分結構兩種視角示意圖;
圖8和圖9是打窩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0和圖11是打窩設備的部分結構兩種視角示意圖;
圖12是打窩設備的剖面視圖;
圖13和圖14是原料導入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5和圖16是原料導入設備部分結構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7是原料導入設備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8是圍合壓榨設備及布袋導送設備的主視圖;
圖19和圖20是圍合壓榨設備及布袋導送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21和圖22是布袋導送設備的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23是布袋導送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4是布袋導送設備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5和圖26是過濾布袋下端的部分結構兩種視角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光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光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10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空吹塑成型品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化工生產原料快速風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