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與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51052.2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20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創實訊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1/5046 | 分類號: | H04L61/5046;G06F9/4401;H04L101/62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 地址: | 35001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嵌入式 設備 多網口 mac 地址 分配 方法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與終端;本發明啟動嵌入式系統的引導加載程序,讀取預先存儲的MAC地址,并將所述MAC地址寫入dtb文件中;啟動內核,在加載dsa驅動時,獲取所述dtb文件中的MAC地址作為MAC基地址,對所述MAC基地址進行預設處理,得到連續、互不相同且數量與網口數量相同的網口MAC地址,將每一個所述網口MAC地址分別寫入對應的網口的結構體中,并進行網口初始化;啟動文件系統;本發明通過嵌入式系統的引導加載程序將MAC基地址傳入內核,由內核對基地址進行處理,保證了分配給各網口的MAC地址各不相同,且在內核態時就對各網口進行地址分配并進行后續的網口初始化,保證了各網口處于正常狀態,能夠正常進行業務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與終端。
背景技術
在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網安等設備上,要支持很多的網口,由于CPU資源有限,要使用switch芯片(交換芯片)來拓展網口個數,由于switch芯片使用dsa驅動(一種將交換芯片各個接口實體化的驅動框架),將switch芯片的網口變成獨立實體的網口,但是這個過程中,所有網口的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媒體存取控制位址,也稱局域網地址、以太網地址和物理地址)都為上聯口的MAC地址,都是相同的,不符合產品要求,如果使用用戶態程序手動將MAC地址設置到每個網口,可能存在個別業務異常。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與終端,使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各不相同的同時保證業務穩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S1、啟動嵌入式系統的引導加載程序,讀取預先存儲的MAC地址,并將所述MAC地址寫入dtb文件中;
S2、啟動內核,在加載dsa驅動時,獲取所述dtb文件中的MAC地址作為MAC基地址,對所述MAC基地址進行預設處理,得到連續、互不相同且數量與網口數量相同的網口MAC地址,將每一個所述網口MAC地址分別寫入對應的網口的結構體中,并進行網口初始化;
S3、啟動文件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
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終端,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以下步驟:
S1、啟動嵌入式系統的引導加載程序,讀取預先存儲的MAC地址,并將所述MAC地址寫入dtb文件中;
S2、啟動內核,在加載dsa驅動時,獲取所述dtb文件中的MAC地址作為MAC基地址,對所述MAC基地址進行預設處理,得到連續、互不相同且數量與網口數量相同的網口MAC地址,將每一個所述網口MAC地址分別寫入對應的網口的結構體中,并進行網口初始化;
S3、啟動文件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嵌入式系統的引導加載程序將MAC基地址傳入內核,由內核對基地址進行處理,保證了分配給各網口的MAC地址各不相同,并在內核將MAC地址寫入各網口的結構體中,即在內核態時就對各網口進行地址分配以進行后續的網口初始化,保證了各網口處于正常狀態,能夠正常進行業務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嵌入式設備多網口MAC地址分配終端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創實訊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福州創實訊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10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