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光學致動器的驅動結構及相應的攝像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9524.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154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罕鋼;卞強龍;劉佳;李劍虹;張瓊;黃堅斌;袁棟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5/00 | 分類號: | G03B5/00;G02B27/64;G03B30/00;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葉北琨;陳琳琳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光學 致動器 驅動 結構 相應 攝像 模組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光學致動器的驅動結構,其包括第二驅動部,所述第二驅動部包括:第二基礎部;以及第二可動部,所述第二可動部與所述第二基礎部通過懸掛系統活動連接,并且所述第二可動部適于相對于所述第二基礎部在x軸和y軸方向平移;其中,所述第二基礎部包括基底和蓋,所述蓋包括自基底向下延伸而形成的環繞所述第二可動部的側壁和自所述側壁水平向內延伸而形成的承靠臺,所述第二可動部的外側面設置向內凹陷的卡槽,所述承靠臺嵌合進所述卡槽內。本申請還提供了相應的攝像模組。本申請可以利用移動感光芯片來提高防抖行程和/或防抖相應速度,同時避免像糊問題。
相關申請
本申請是名稱為“用于光學致動器的驅動結構及相應的攝像模組”、于2020年10月14日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2011097162.3的母案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攝像器材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光學致動器的驅動結構及相應的攝像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者對于手機拍照需求的增加,手機攝像頭(即攝像模組)的功能越來越豐富,人像拍攝、遠距拍攝、光學變焦、光學防抖等功能都集成在了體積有限的攝像頭中,而其中自動對焦、光學防抖、光學變焦等功能往往都需要依靠光學致動器(有時也可以稱為馬達)來實現。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一種典型的具有馬達的攝像模組。參考圖1,該攝像模組通常包括鏡頭1、馬達機構2(可簡稱為馬達)和感光組件3。該攝像模組在拍攝狀態下,來自拍攝對象的光線通過鏡頭1聚焦到感光組件3的感光元件3a上。在結構上,鏡頭1固定于馬達的馬達載體(圖1中為具體示出)上,該馬達載體是可活動部件,它通常可在馬達的驅動元件的作用下,帶動鏡頭1在光軸方向上移動以實現對焦功能。而對于具有光學防抖(OIS)功能的攝像模組,其馬達往往具有更復雜的結構。這是因為該馬達除了要驅動鏡頭在光軸方向上移動外,還需要驅動鏡頭1在其他自由度上(例如垂直于光軸的方向上)移動以補償拍攝時的抖動。通常來說,攝像模組的抖動包括在垂直于光軸的方向上平移(x軸、y軸方向的平移)和旋轉(指在xoy平面內的旋轉,其轉軸方向可以與光軸大致相同),以及傾斜抖動(指繞x、y軸的旋轉,在攝像模組領域中,傾斜抖動又稱為tilt抖動)。當模組中的陀螺儀(或其他位置感測元件)檢測到某一方向的抖動時,可以發出指令使馬達驅動鏡頭朝相反的方向運動一距離,從而補償鏡頭的抖動。通常來說,鏡頭只在垂直于光軸的方向上進行平移和/或旋轉來補償攝像模組的抖動,這是因為如果讓鏡頭繞x、y軸旋轉,即如果通過鏡頭的tilt調節來實現防抖效果,可能會導致模組的成像品質下降,甚至會造成像糊而難以達到基本的成像品質要求。
然而,隨著手機攝像模組的成像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鏡頭的體積和重量越來越大,對馬達的驅動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當前電子設備(例如手機)對攝像模組的體積也有很大的限制,馬達的占用體積隨著鏡頭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換句話說,在鏡頭向更大體積、更大重量發展的趨勢下,馬達所能提供的驅動力卻難以相應地增加。在驅動力受限的前提下,鏡頭越重,馬達能夠驅動鏡頭移動的行程越短,影響防抖能力。另一方面,鏡頭越重,馬達能夠驅動鏡頭移動的速度也越慢,鏡頭到達預定的補償位置的時間也越長,這也會影響防抖效果。
因此,當前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避免像糊的提高攝像模組的防抖行程以及防抖響應速度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避免像糊的提高攝像模組的防抖行程或防抖響應速度的解決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光學致動器的驅動結構,其包括包括第二驅動部,所述第二驅動部包括:第二基礎部;以及第二可動部,所述第二可動部與所述第二基礎部通過懸掛系統活動連接,并且所述第二可動部適于相對于所述第二基礎部在x軸和y軸方向平移,所述x軸和所述y軸互相垂直,且均與感光組件的感光面平行;其中,所述第二基礎部包括基底和蓋,所述蓋包括自基底向下延伸而形成的環繞所述第二可動部的側壁和自所述側壁水平向內延伸而形成的承靠臺,所述第二可動部的外側面設置向內凹陷的卡槽,所述承靠臺嵌合進所述卡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95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