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頂棚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9512.8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3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杉苗;何劍杰;陳躍娟;謝新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9/00 | 分類號: | B29C69/00;B60R13/02;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致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頂棚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頂棚,包括頂棚主體,所述頂棚主體包括剖分式的前頂和后頂,所述前頂與后頂之間通過連接組件可拆卸的連接為一體;所述的前頂以及后頂均包括塑料基板以及面料層,且所述的塑料基板一體式注塑成型在面料層的一側。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汽車頂棚的加工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頂棚及其加工方法,加工方便,生產工序少,成型效率高,環保性能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頂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頂棚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頂棚作為整車內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汽車競爭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也發生著變化,不僅是提高車內的裝飾性,更要求頂棚具有良好的隔熱、絕熱效果以及降低車內噪聲、提高吸音效果的作用。
傳統頂棚多采用熱壓的方式將玻纖增強材料壓制成型,水切割后再噴膠包覆面料和附件,零件具有輕量化的優勢,但強度有限,且工序冗長,大量使用膠水環保性差,并且由于加工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傳統的頂棚結構多為整體式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加工方便,生產工序少,成型效率高,環保性能好的汽車頂棚及其加工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一種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汽車頂棚,包括頂棚主體,所述頂棚主體包括剖分式的前頂和后頂,所述前頂與后頂之間通過連接組件可拆卸的連接為一體;所述的前頂以及后頂均包括塑料基板以及面料層,且所述的塑料基板一體式注塑成型在面料層的一側。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的頂棚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頂棚結結構僅包括一層面料層和塑料基板,并且面料層與塑料基板是直接一體式注塑成型制成,相較于傳統的頂棚采用面料、無紡布、玻璃纖維等多層材質通過澆水復合壓制而成的方式工序更加的節省,膠水使用量大大減少,從而更加的環保,另外的,本申請的結構主體是塑料基板,在滿足強度性能的前提下其可以盡可能的減小整體厚度,節省空間;在一方面的,本申請結構中由于采用了面料與塑料基板一體注塑成型的方式,大大減少了膠水的使用量,從而提升了環保性能;另外的為了提高成率,克服大面積部件注塑困難的缺陷,將頂棚主體分成了兩部分的結構,注塑時將兩部分部件分別分開進行注塑價格,以降低注塑難度,提高成品率;并且本發明中采用直接一次性注塑成型的結構相比傳統的多層面料復合壓制成型的方式,可以使得產品的厚度達到很低。
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接組件包括連接板以及固定座,所述的連接板設在前頂或者后頂的端部,相應的所述固定座設在后頂或者前頂的端部;所述的連接板通過若干緊固件連接固定在固定座的外端面上。此結構中,兩個頂部部件通過相應的連接板與固定座進行配合固定,結構簡單,在連接板上安裝緊固件更加方便,從而提高組裝便利性。
作為改進的,所述的固定座包括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一體注塑成體在塑料基板背離面料層的一側,各個所述支撐柱的外端面上均設有螺紋孔,且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多個與各個螺紋孔一一對應的連接通孔;所述緊固件為穿設在連接通孔內的連接螺釘,且所述連接螺釘的螺桿端部連接固定在螺紋孔內。此改進結構中,通過連接螺釘、支撐柱以及連接板實現前頂、后頂的可拆卸方式的配裝,拆裝方便。
再改進的,所述支撐柱的周向外側壁與塑料基板之間設有若干加強筋。此改進結構中,通過設置若干的加強筋進一步的保證了各個支撐柱在與連接螺釘配合時的結構強度,從而保證兩部分頂棚部件連接結構的穩定性。
再改進的,所述的支撐柱為四個,且四個所述支撐柱分為兩排,兩排所述支撐柱沿塑料基板寬度方向水平排列,且每一排包括兩個沿塑料基板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支撐柱。此改進結構有效增加了兩部分頂棚部件銜接位置的接觸面積,進一步增強連接結構的穩定性。
再改進的,每兩個位于同一排的支撐柱之間還一體成型有定位插桿,所述連接板上對應的設有兩個分別與定位插桿配裝的定位插孔。此改進結構中,通過定位插桿實現在配裝時的預定位作用,保證連接板與各個支撐柱配合后,各個連接通孔與螺紋孔準確對應孔位,提高連接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95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