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8946.6 | 申請日: | 202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7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馮松;楊磊磊;譚軍;謝海瓊;羅久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2 | 分類號: | G01N15/02;G01N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65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平面 感應 線圈 金屬 檢測 傳感器 結構 方法 | ||
1.一種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卡套(3)、平面檢測線圈(2)、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包括激勵線圈(4)和磁極對(5),所述管道(1)為中心含有凹槽的空心管道,所述卡套(3)為含有凹槽及兩個通孔的框架,所述激勵線圈(4)位于磁極對(5)中間,所述磁極對(5)設置在管道(1)外表面,磁極對(5)間設置間隙,所述平面檢測線圈(2)設置在卡套(3)內,所述卡套(3)位于磁極對(5)上方的管道凹槽內;所述激勵線圈(4)與直流電源相連,平面感應線圈(2)與電壓信號采集裝置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檢測線圈(2)置于卡套(3)凹槽內,并置于磁極對(5)上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為空心長方體框架,卡套(3)為長方形框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檢測線圈(2)的最大匝數不超過1000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管壁厚為1mm,整體高度不超過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極對(5)間設置的間隙范圍在0.5mm-2mm。
7.一種基于平面感應線圈的金屬磨粒檢測傳感器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平面檢測線圈(2)放置卡套(3)內,卡套(3)插入管道(1)中,在管道(1)外側表面安裝磁極(5)及激勵線圈(4);
S2:將激勵線圈(4)與直流電源相連,利用直流信號驅動激勵線圈(4),在傳感器磁極對(5)之間產生一個沿著管道(1)軸向的局部高梯度靜磁場;
S3:通過卡套(3)的圓孔將平面感應線圈(2)與電壓信號采集裝置相連;當管道(1)內有金屬顆粒通過高梯度磁場的過程中會引起激勵線圈(4)磁通量的變化,磁通量的變化會引起激勵線圈(4)電感值的變化,進而通過平面檢測線圈(2)實時輸出的感應電壓信號,得到金屬顆粒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894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