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6668.0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0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程;楊宜文;邵榮;張信;楊美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79/00 | 分類號: | A01K79/00;E02B8/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輝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工 適用于 山地 河流 誘捕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誘捕魚系統包括誘魚口(1)、集魚通道(10)、趕魚柵(3)、集魚池(11)、提升裝置;
所述的誘魚口(1)的設置在靠近大壩的岸邊,主流的邊緣位置;
由誘魚口(1)向內依序設置集魚通道(10)、集魚池(11);
在集魚通道(10)靠近誘魚口(1)位置設置防逃格柵(2),防逃格柵(2)包括大口位置和小口位置,所述的大口位置靠近誘魚口(1);
在防逃格柵(2)小口位置內側設置有趕魚柵(3),趕魚柵(3)設置為開啟關閉柵欄從而改變柵欄之前縫隙的結構或在趕魚柵(3)上設置有抬升裝置;
集魚通道(10)頂部設置有移動軌道,趕魚柵(3)沿移動軌道在集魚通道(10)內移動,移動位置為防逃格柵(2)外側與集魚池(11)外側之間;
所述的集魚池(11)內設置有集魚斗(9),集魚池(11)底部設置有供集魚斗(9)放置的集魚斗空間(8);
提升裝置設置在集魚斗(9)上方,集魚斗(9)與提升裝置連接使集魚斗(9)抬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裝置包括導軌(5)和鋼纜(4);集魚斗(9)一側設置有滾輪,滾輪與導軌(5)滾動連接;鋼纜(4)與集魚斗(9)中部設置的掛耳連接;集魚斗(9)底部設置為傾斜;集魚斗(9)整體為鏤空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誘魚口(1)外側河床底部設置接底設施(15),即混凝土澆筑誘魚口(1)外側河床底部;接底設施(15)坡度為1:1.5之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集魚池(11)內側設置第一減速柵欄(7)和第二減速柵欄(6),第二減速柵欄(6)的柵欄間隙孔隙小于第一減速柵欄(7)的柵欄間隙孔隙;第二減速柵欄(6)靠近集魚池(11)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誘魚口(1)的水流流速值為0.6m/s~1.5m/s;集魚通道(10)內的水流流速值為0.1m/s~1.0m/s。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誘魚口(1)外的水深不低于0.6m。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趕魚柵(3)包括若干側邊設置為鋸齒結構的趕魚柵欄(12),趕魚柵欄(12)呈排狀設置;趕魚柵欄(12)頂部設置為圓形齒盤(13),趕魚柵欄(12)與圓形齒盤(13)固定連接,在圓形齒盤(13)一側設置有齒條(14),齒條(14)與趕魚柵欄(12)嚙合連接實現趕魚柵欄(12)的迎水狀態或順水狀態;齒條(14)與控制電機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升魚機工程中適用于山地河流的誘捕魚系統,其特征在于,趕魚柵(3)包括若干趕魚柵欄(12),趕魚柵欄(12)呈排狀設置,趕魚柵欄(12)頂部設置有固定橫桿,在固定橫桿兩側的集魚通道(10)兩側設置有滑軌道,在滑軌道內設置有液壓底座,在液壓底座與固定橫桿之間設置有液壓支撐桿以將趕魚柵(3)頂起抬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666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離線電網GIS繪圖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斗式提升機防停機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