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WLAN中多個RU組合的交錯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44334.X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9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劍函;胡昇泉;皮爾二世·湯姆士·艾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8 | 分類號: | H04W4/08;H04W76/10;H04W84/1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趙潔;楊倩 |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城啟***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wlan 中多個 ru 組合 交錯 方法 | ||
公開了關于在無線局域網絡(WLAN)中多個資源單元(RU)的交錯組合的各種所提出的方案。在一個示例中,處理服務數據單元(SDU)中的數據。經處理的數據然后在至少一些資源單元上被傳輸給接收實體。該數據的處理涉及(i)通過使用一個聯合子載波交錯器對預定頻寬內的一個頻率分段的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執行子載波映射;或者(ii)通過使用多個子載波交錯器對該預定頻寬的多個頻率分段上的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執行子載波映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無線通信,以及更具體地,涉及交錯(interleaving)無線局域網(WLAN)中多個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RU)的組合。
背景技術
除非另有指示,本節所描述的方法不是下文所列權利要求的背景技術并且不因被包括于本節而被承認為背景技術。
對于基于即將來臨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標準(如,IEEE 802.11be)的下一代WLAN,資源單元被定義為一組子載波,其被分配并且用于傳輸。RU的尺寸可以是26、52、106、242、848、996以及2*996子載波,子載波具有78.1kHz的子載波間隔。相應地,用于每一RU的數據子載波Nsd的數目分別可以是24、48、102、234、468以及980。
為了提高頻譜使用,IEEE 802.11be允許多個RU被分配給單個站(STA)。關于多個RU(多個RU)上的傳輸,用于一個STA的多個RU上的數據可以使用從該傳輸實體的媒體存取控制(MAC)層接收的一個物理層一致協議(PLCP)服務數據單元(PSDU)來在傳輸實體的物理(PHY)層上被傳輸,以及多個RU的信息比特被共同編碼。然而,需要多個RU的不同交錯方案實現系統復雜性與性能之間的好的權衡。
發明內容
后續的概述僅是說明性的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即,后續的概述被提供來介紹本文所描述的新穎以及非顯而易見技術的概念、亮度、益處以及優勢。所選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中被進一步描述。因此,后續的概述不旨在識別所要求保護主題的基本特征,也不旨在決定所要求保護主題的范圍。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關于WLAN中多個RU的交錯組合的方案、概念、設計、技術、方法以及裝置。在根據本發明的各種所提出的方案下,相信可以用本文所提出的各種交錯方案來實現系統復雜度與性能之間的平衡用于多個RU的傳輸。
一方面,一種方法涉及處理服務數據單元(SDU)中的數據。所述方法還可以涉及在至少一些RU上傳輸經處理的數據到接收實體。在處理該數據時,該方法可以涉及:(i)通過使用一個子載波交錯器對預定頻寬的一個頻率分段內的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執行子載波映射;或者(ii)通過使用多個子載波交錯器對該預定頻寬的多個頻率分段上的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執行子載波映射。
另一方面,一種方法可以涉及通過在至少一些RU上交錯數據來處理該數據。該方法還可以涉及傳輸經處理的數據到接收實體。在至少一些RU上交錯該數據可以包括:(i)在所述多個RU的每一RU的尺寸小于預定尺寸的情況下,通過使用一個聯合交錯器來交錯所述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或者(ii)在所述多個RU的每一RU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該預定尺寸的情況下,響應于所述多個RU在預定頻寬的一個連續的頻率分段內,通過使用一個聯合交錯器來交錯所述多個RU的該一個或多個組合;或者(iii)響應于所述多個RU在該預定頻寬的多個頻率分段上,通過使用多個子載波映射器來交錯所述多個RU的一個或多個組合。該預定尺寸可以是242,以及該預定頻寬可以是80MHz。
值得注意,本文雖然在某些無線存取技術、網絡以及網絡拓撲(如WIFI)的上下文中提供了描述,所提出的概念、方案以及其任何變體/衍生可以實施于或由其他類型的無線存取技術、網絡以及網絡拓撲來實施,舉例但不限于藍牙、ZigBee、5G/新無線電(NR)、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物聯網(IoT)、工業IoT(IIoT)以及窄寬帶IoT(NB-IoT)。因此,本發明的范圍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43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