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44133.X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0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宗泰;劉娟;沈洵;胡紅林;萇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F04D29/66 | 分類號: | F04D29/66;F04D29/42;F04D29/44;F04D29/22;F02C7/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油 氣蝕 結構 | ||
本發明屬于航空燃油泵領域,涉及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包括蝸殼1、導葉2、離心葉輪3、進軸向進油通道口4、徑向出油通道5、引流孔開口6、引流孔7、引流孔開口8、保持架9、誘導葉輪10。航空燃油泵是航空燃油系統的核心部件,飛機在高空狀態下,氣壓很低,燃油箱與外部大氣連通,油面壓力也很低,燃油在低氣壓、大流量時很容易因燃油低于飽和蒸汽壓而空化,導致燃油泵產生氣蝕現象,致使燃油泵喪失功能、性能,甚至威脅飛機飛行安全。本發明采用將燃油泵蝸殼徑向出油通道內,經葉輪增壓的高壓燃油,經蝸殼引流孔導流至燃油泵離心葉輪上游,以犧牲部分燃油泵水力效率為代價,提高燃油泵入口處燃油壓力,改善燃油泵高空狀態的燃油空化現象,提高燃油泵抗氣蝕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空燃油泵領域,涉及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
背景技術
航空燃油泵是航空燃油系統的核心部件,飛機在高空狀態下,氣壓很低,燃油箱與外部大氣連通,油面壓力也很低,燃油泵在低氣壓、大流量時很容易因燃油空化而產生氣蝕現象,導致燃油泵喪失功能、性能,甚至威脅飛機飛行安全。
為提高燃油泵抗氣蝕能力,本發明提出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以提高燃油泵入口處燃油壓力,改善燃油泵高空氣蝕現象,提高燃油泵抗氣蝕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解決燃油泵抗氣蝕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提出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包括蝸殼1、導葉2以及離心葉輪3;所述蝸殼內包括軸向進油通道4和徑向出油通道5,所述離心葉輪3將軸向來油增壓后從徑向通道導出,所述導葉2固定在所述徑向出油通道5中,用于對增壓后的燃油導流;
所述蝸殼殼體中開有導流通道7,所述導流通道一端開口位于徑向出油通道6,另一端開口位8于軸向進油通道;用于將經過離心葉輪增壓后的燃油導入到離心葉輪上游,并對上游流入的燃油增壓;所述導流通道的截面積與徑向出油通道的截面積之比為0.05~0.16。
進一步的,還包括誘導葉輪10,所述誘導葉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軸向進油通道中。優選地,所述誘導葉輪與所述離心葉輪一體旋轉。更進一步的,所述導流通道的另一端8開口位于誘導葉輪的上游。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通道為多條,多條導流通道總的截面積與徑向出油通道的截面積之比為0.05~0.16。
進一步的,還包括保持架9,所述保持架9與所述導葉2固定連接,且所述保持架為筒型結構,所述筒型結構側壁開有通孔,所述導葉與所述筒型結構固定連接,所述離心葉輪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筒型結構內,且導葉、所述筒型結構以及離心葉輪為同軸布置。更進一步的,在筒型結構中可轉動的安裝有誘導葉輪。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通道7的另一端開口6為φ2MM~φ10MM。
燃油泵流量通常為0~1000L/min,增壓值適用于20kPa~1.5MPa。
燃油泵工作時,燃油經軸向進油通道4進入燃油泵,經誘導葉輪10及離心葉輪3旋轉對燃油增壓做功,在蝸殼1的徑向出油通道5處產生高壓燃油,高壓燃油一分為二,大部分高壓燃油被作為燃油泵排量排出,小部分高壓燃油經蝸殼1的引流孔開口6,進入引流孔7,再經引流孔開口8及保持架9的通孔,進入軸向進油通道4,提高燃油泵入口處燃油的壓力,改善燃油在低壓下的空化現象,提高燃油泵抗氣蝕能力。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設計的一種燃油泵抗氣蝕結構,采用將蝸殼出口處高壓燃油引流至離心葉輪上游,提高燃油泵入口處燃油的壓力,提高燃油泵的抗氣蝕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燃油泵抗氣蝕結構示意圖;
圖2-燃油泵燃油流向示意圖;
圖3-燃油泵抗氣蝕結構正等軸測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41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釩鈦磁鐵礦的高爐冶煉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智能化安全生產的監控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