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43679.3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7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舒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濟寧天宇鋼結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3 | 分類號: | E04D13/03;E04D15/00;A47L1/08 |
| 代理公司: | 濟寧匯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葛東升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慧 建筑 綠色 鋼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技術領域的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包括鋼結構屋頂,所述鋼結構屋頂開設有透視窗口;本發明通過設置清理刮刀、吹氣機構和噴水機構,在透光玻璃收納的過程中先利用清理刮刀對其表面粘連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配合吹氣機構將刮取下來的較輕灰塵吹離透光玻璃表面,刮下的灰塵將通過透光玻璃表面上的落料通槽落下,在透光玻璃運動到鋼結構屋頂底部時,自動打開球閥對其表面進行水洗,更進一步的清理透光玻璃表面,最后自動關閉球閥,實現透光玻璃的清理收納,避免人工進行清理需攀爬至屋頂的問題,一方面清理起來較為方便,省時省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工作人員攀爬清理而帶來的生命安全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
背景技術
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
現有技術中公開了部分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的發明案件,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2010504252.3的中國專利,包括地基,固定在地基上的主框架,固定在主框架側邊用于安裝墻面的墻面檁條,以及固定在主框架頂部用于安裝屋面的屋面檁條。
現有技術中鋼結構廠房或鋼結構的房屋等建筑,通常在屋頂上都會安裝透光性較好的玻璃來保證采光的需求,玻璃在冰雹天氣或者無需采光的時候,需要將玻璃進行遮擋,方便使用,但是玻璃長期的使用中,其表面會沉積較多的灰塵導致采光較差,人工進行清理需攀爬至屋頂,一方面清理起來較為不便,費時費力,另一方面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給清理人員增加了清理玻璃的生命安全風險。
基于此,本發明設計了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技術中鋼結構廠房或鋼結構的房屋等建筑,通常在屋頂上都會安裝透光性較好的玻璃來保證采光的需求,玻璃在冰雹天氣或者無需采光的時候,需要將玻璃進行遮擋,方便使用,但是玻璃長期的使用中,其表面會沉積較多的灰塵導致采光較差,人工進行清理需攀爬至屋頂,一方面清理起來較為不便,費時費力,另一方面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給清理人員增加了清理玻璃的生命安全風險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智慧建筑綠色鋼結構,包括鋼結構屋頂,所述鋼結構屋頂開設有透視窗口,所述透視窗口兩側內壁均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有透光玻璃,所述透光玻璃兩側均連接有自動解除功能的玻璃定位機構,所述透視窗口內壁固定連接有清理刮刀,所述透光玻璃一端開設有貫穿的落料通槽,所述透視窗口內壁連接有封閉所述透視窗口的遮擋機構,所述清理刮刀頂部連接有吹氣機構,所述鋼結構屋頂底部連接有噴水機構,所述透光玻璃側面連接有復位機構;
所述玻璃定位機構包括開設在透光玻璃側面的兩個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壁開設有貫穿第二滑槽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有第一磁鐵,所述第一磁鐵和第二滑槽內壁共同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第一磁鐵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繩索,所述第一繩索貫穿透光玻璃且端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繩索,所述第一滑槽內壁開設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內壁固定連接有矩形塊,所述矩形塊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磁鐵,所述第二磁鐵側面固定連接有穿過第一彈簧的頂桿,所述頂桿貫穿矩形塊且端部固定連接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側面固定連接有插接桿,所述插接桿插接在透光玻璃的側面,所述鋼結構屋頂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鋼結構框架,所述鋼結構框架底部側面固定連接有用于系第二繩索的弧形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濟寧天宇鋼結構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濟寧天宇鋼結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36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