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驅動合頁開閉式風力發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3333.3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育鵬;陳張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育鵬 |
| 主分類號: | F03D3/00 | 分類號: | F03D3/00;F03D3/04;F03D3/06;F03D7/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韓素蘭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 驅動 合頁 開閉 風力 發電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力驅動合頁開閉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三角支撐座、風力葉片、合頁組件、旋轉組件和聚風組件。本發明采用三角形支座,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多葉片均勻布置,聚風量多,發電效率高,擋風板及進風口設計,風力流失少,發電效率高,同時采用鉸接合頁,電動推桿驅動合頁開閉方式,合頁開合控制精確,減少風力流失使風力推動力增大,阻力減小,提高了效率,整個發電裝置底部設計有轉盤,可適應不不同風向,提高發電效率;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和使用壽命較長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驅動合頁開閉式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地球能源貯藏量有限,隨著不斷的開采,日益枯竭、短缺,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是當今必須解決的問題,風力發電是合理利用自然能源的措施之一;目前,人類生活對電力的需求很大,需要盡可能大程度的利用風能發電。
目前風力發電裝置采用的是3葉片,聚風量小,且是開放式設計,風力流失較多,效率較低,目前大多數支座采用單柱設計,穩定性不好,使用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電力驅動合頁開閉式風力發電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力驅動合頁開閉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三角支撐座、風力葉片、合頁組件、旋轉組件和聚風組件,所述三角支撐座安裝于水泥座上,所述旋轉組件安裝于三角支撐座的頂部,所述風力葉片安裝于旋轉組件上,所述合頁組件安裝于所述葉片上,且通過風力發電裝置發電后由滑環與合頁組件供電,使得合頁組件在葉片上90°旋轉,所述聚風組件安裝于風力葉片的風口上,用于聚集風力,并且通過風力的作用下帶動風力葉片在旋轉組件上旋轉從而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轉組件包括軸承和輪轂軸,所述軸承安裝于三角支撐座1上,且通過輪轂軸連接所述三角支撐座兩端的軸承,所述滑環安裝于所述輪轂軸的外端,且位于所述軸承的內側。
上述方案中,所述風力葉片包括多個,所述風力葉片通過葉片輪轂安裝于輪轂軸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合頁組件包括合頁和電動推桿,所述風力葉片上設置有兩兩對稱的窗口,所述合頁的一側旋轉安裝于所述窗口的一側上,且兩個所述合頁之間設置有所述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通過連接桿與所述合頁旋轉連接,通過所述電動推桿帶動合頁的開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電動推桿通過鉸接座安裝于風力葉片上。
上述方案中,兩個所述合頁相鄰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旋轉塊,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置于所述第一旋轉塊內,且能夠旋轉,所述連接桿的中部與電動推桿的伸縮端垂直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合頁的一側兩端分別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所述窗口一側兩端的第二旋轉塊旋轉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風組件包括聚風口和擋風板,所述擋風板為圓弧結構,其通過連接臂與三角支撐架連接,所述聚風口設置于所述擋風板的一側,風通過聚風口聚集后吹向風力葉片,所述風力葉片的上部通過擋風板擋風,防止風力外漏,從而帶動旋轉組件旋轉,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支撐座與水泥座之間設置有旋轉盤,所述旋轉盤通過轉盤底座固定于水泥座上,當風進入聚風口時,所述旋轉盤通過旋轉可將風力垂直進入聚風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采用三角形支座,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多葉片均勻布置,聚風量多,發電效率高,擋風板及進風口設計,風力流失少,發電效率高,同時采用鉸接合頁,電動推桿驅動合頁開閉方式,合頁開合控制精確,減少風力流失使風力推動力增大,阻力減小,提高了效率,整個發電裝置底部設計有轉盤,可適應不不同風向,提高發電效率;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和使用壽命較長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育鵬,未經張育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33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