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7312.0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2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強;胡孫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威能電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5/12 | 分類號: | B05D5/12;B05D3/04;B05D3/14;C09D163/00;C09D193/02;C09D5/24;C09D7/61;C09D7/6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綱 |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電子元器件 抗靜電 性能 表面 處理 方法 | ||
1.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深冷處理:
將電子元器件浸入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處理20~30min后取出保存于低溫環境中備用;
(2)電暈處理:
將步驟(1)中深冷處理后的電子元器件放入電暈放電儀中進行電暈處理,電暈處理30~40s后取出備用;
(3)低溫等離子體處理:
將步驟(2)中電暈處理后的電子元器件置于RF冷等離子體處理設備中,處理5~10min后取出電子元器件備用;
(4)涂覆處理:
將特制的抗靜電涂料均勻的涂覆到步驟(3)中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后的電子元器件的表面,完成后自然風干后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低溫環境為溫度為-4~4℃的環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電暈處理時控制處理電壓為10~20kV,電暈放電儀的輸出功率為30~40kW。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冷等離子體處理時控制真空度為40~50Pa,氣體流量為3~4L/min,處理功率為100~200W,溫度為0~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特制的抗靜電涂料中各成分及對應重量百分比為:環氧樹脂56~64%、蟲膠5~7%、石墨烯-生物質原料復合材料8.5~9.5%、硅油1.2~1.8%、丙二醇甲醚醋酸酯0.55~0.65%、聚二甲基硅氧烷0.82~0.88%,余量為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生物質原料復合材料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S1. 將石墨烯、二環己基碳二亞胺和硅烷偶聯劑按照重量比為1:8.5~9.5:22~28混勻后注入燒瓶中,然后將燒瓶置于水浴鍋內進行恒溫反應,82~88℃處理5~7h后,5500~6500rpm高速離心14~16min后得沉淀備用;
S2. 用鋁箔紙將步驟S1中處理后的石墨烯進行單層包裹后置于Nd:YAG激光器內進行激光沖擊處理,完成后取出備用;
S3.將生物質原料置于深冷式粉碎機內進行粉碎處理,控制深冷式粉碎機內的溫度為-28~-22℃,粉碎后過70~90目篩得生物質粉末A備用;
S4. 將S3中所得的生物質粉末A浸入處理液A中,然后將浸有生物質粉末的處理液A置于微波環境中,進行微波-磁場耦合處理,完成后抽濾,烘干得生物質粉末B備用;
S5. 將處理液B用氨水調節pH至7.9~8.3后倒入電解槽內,然后將步驟S2處理后的石墨烯和步驟S4所得的生物質粉末B按照重量比為1:62~68共同投入到電解槽內,攪拌混勻后接通電源進行加熱電離處理,控制加載電壓為190~210V,電流為5.5~6.5A,溫度為65~75℃,完成后過濾,純水沖洗3~5次后,烘干即得石墨烯-生物質原料復合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時激光器的波長為2.2~2.8μm,脈沖寬度為32~38ns,激光沖擊功率密度為3.2~3.8GW/cm2,能量為17~19J。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改善電子元器件抗靜電性能的表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的處理液A中各成分及對應重量百分比為:乙二胺1.2~1.8%、氫氧化鈉0.75~0.85%、高錳酸鉀0.45~0.55%、吐溫60 7~8%,余量為純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威能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威能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731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