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7159.1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9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丁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新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U10/14 | 分類號: | B64U10/14;B64U20/30;B64U60/10;B64U60/20;B64C17/02;B64C25/56;B64U10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舟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77 | 代理人: | 賈年龍 |
| 地址: | 550002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配重 機構 水陸 兩棲 無人機 | ||
1.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包括機架(1)、無人機本體(2)和螺旋葉輪(3),所述無人機本體(2)設于機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螺旋葉輪(3)轉接于機架(1)的頂端,螺旋葉輪(3)分布于無人機本體(2)的四周,螺旋葉輪(3)與無人機本體(2)電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陸兩棲無人機包括配重調姿機構(4)和降落保護機構(5),所述配重調姿機構(4)位于無人機本體(2)的下方,所述降落保護機構(5)的一端與機架(1)相連,降落保護機構(5)的另一端與配重調姿機構(4)相連,所述配重調姿機構(4)、降落保護機構(5)與無人機本體(2)之間電連接;所述配重調姿機構(4)包括配重環(41)、線圈球(42)、連桿(43)、配重塊(44)、第一彈性繩(45)、第二彈性繩(46)、接觸片(47)和滑塊(48),所述配重環(41)以水平方向設置,所述線圈球(42)中空,線圈球(42)活動且對稱穿設于配重環(41)上,所述連桿(43)的軸線與配重環(41)的一條直徑的位置相重合,連桿(43)的兩端分別與配重環(41)的內圓側壁相連,所述配重塊(44)活動穿設于連桿(43)上,所述第一彈性繩(45)的兩端分別與線圈球(42)相連,所述第二彈性繩(46)的一端分別與第一彈性繩(45)的中點位置相連,第二彈性繩(46)的另一端分別與配重塊(44)相連,所述配重環(41)的內圓側壁上設有接觸片(47),所述接觸片(47)對稱位于連桿(43)的兩側,所述滑塊(48)的一側固定于配重環(41)的外圓側壁上,滑塊(48)位于連桿(43)的長軸端的兩側,所述配重環(41)通過滑塊(48)與降落保護機構(5)滑動連接;所述降落保護機構(5)包括防護環(51)、方向環(52)、支桿(53)和導流板(54),所述防護環(51)以水平方向設置,所述防護環(51)的軸線位置與無人機本體(2)相重合,所述機架(1)遠離無人機本體(2)的一端分別與防護環(51)的內圓側壁相連接,所述支桿(53)以豎直方向設置,支桿(53)的一端與防護環(51)相連,支桿(53)的另一端與方向環(52)固定連接,所述導流板(54)以圓周均勻排布于方向環(52)的外圓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球(42)的中空位置且遠離支桿(53)的一側設有卡扣塊(421),所述配重環(41)的外圓側壁以中軸對稱設有卡槽(411),所述卡槽(411)的大小、形狀與卡扣塊(421)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53)包括第一支桿(531)、第二支桿(532)和彈性彈簧(533),所述第二支桿(532)中空,所述第一支桿(531)的一端與防護環(51)相連,第一支桿(53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桿(532)的內部,所述彈性彈簧(533)的一端與第一支桿(531)相連,所述彈性彈簧(533)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桿(532)底端的內側壁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保護機構(5)還包括氣囊(55),所述氣囊(55)以圓周均勻排布于方向環(52)的底端,所述氣囊(55)之間以通氣管道(56)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保護機構(5)還包括海綿塊(57)、第一牽引繩(58)和第二牽引繩(59),所述海綿塊(57)貼設于各氣囊(55)的底端,所述方向環(52)的內側壁上設有牽引環(521),所述第一牽引繩(5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桿(532)的內部并穿過彈性彈簧(533)與第一支桿(531)的底端相連,第一牽引繩(58)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向環(52)的內部并穿過牽引環(521)與第二牽引繩(59)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牽引繩(59)遠離第一牽引繩(58)的一端分別穿過方向環(52)的側壁延伸至氣囊(55)內部并與氣囊(55)遠離方向環(52)一側的內側壁的中心位置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配重調姿機構的水陸兩棲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48)背離配重環(41)的一側設有凹槽(481),所述凹槽(481)的開口大小、形狀與方向環(52)相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新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新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715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自動書刊掃描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莪術醇衍生物用于制備抗腫瘤藥物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