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及其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7136.0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2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江勇;任化杰;張陳;陸平;燕鐸;成九瑞;張青梅;張青國;王貴;許劉奎;歐星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集萃道路工程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23/14 | 分類號: | E01C23/14;E01C23/088;E01C19/10;E01C19/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州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高效 環保 施工 地熱 再生 機組 及其 施工工藝 | ||
1.一種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包括依次順序設置的熱風加熱機(1)、加熱銑刨機(2)、加熱復拌機(4)以及瀝青混凝土攤鋪機(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銑刨機(2)的一側設有裝有添料的自卸車(3-8)以及設置在自卸車(3-8)尾部的輸料裝置(3),所述輸料裝置(3)的出料端延伸到加熱復拌機(4)和加熱銑刨機(2)之間,所述熱風加熱機(1)和加熱銑刨機(2)上均設有若干獨立的加熱墻單元(1-1),所述加熱銑刨機(2)的尾部和加熱復拌機(4)的頭部均固定設置有用于加熱瀝青的料堆加熱墻(2-3);所述熱風加熱機(1)的兩端與加熱墻單元(1-1)之間、所述加熱銑刨機(2)的兩端與加熱墻單元(1-1)和料堆加熱墻(2-3)和加熱復拌機(4)的前端與料堆加熱墻(2-3)之間均固定設置有用于調節加熱墻單元(1-1)或者料堆加熱墻(2-3)角度和位置的加熱墻翻升架(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復拌機(4)包括機體、設在機體上的底置攪拌裝置(4-2)和頂置攪拌裝置(4-3),所述底置攪拌裝置(4-2)和頂置攪拌裝置(4-3)之間設置傾斜輸料裝置(4-4),所述底置攪拌裝置(4-2)和傾斜輸料裝置(4-4)之前均設有集喂料器(4-5),所述傾斜輸料裝置(4-4)上方設有環保裝置(4-6),所述加熱復拌機(4)上的加熱墻單元(1-1)的前端設置分料螺旋(4-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裝置(3)包括搭載在自卸車(3-8)上的機架(3-1)、以水平方向依次設置在機架(3-1)上的料斗(3-2)、料斗輸送螺旋(3-2)以及雙級布料螺旋(3-4);所述料斗(3-2)與自卸車(3-8)對接,所述料斗輸送螺旋(3-2)的進料端位于料斗(3-2)內,出料端與雙級布料螺旋(3-4)的進料口對接,所述雙級布料螺旋(3-4)位于機架(3-1)的尾部并且與機架(3-1)之間繞豎直軸線轉動連接,使得所述雙級布料螺旋(3-4)在水平面能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3-1)和雙級布料螺旋(3-4)之間設有滑軌固定架(3-4-2),所述滑軌固定架(3-4-2)與機架(3-1)之間繞水平軸線轉動連接,所述雙級布料螺旋(3-4)繞豎直軸線轉動連接在滑軌固定架(3-4-2)上,所述機架(3-1)上設有用于驅動滑軌固定架(3-4-2)轉動的變幅油缸(3-4-1),所述變幅油缸(3-4-1)的活塞桿鉸接在滑軌固定架(3-4-2)上,所述變幅油缸(3-4-1)的缸體鉸接在機架(3-1)上,設所述雙級布料螺旋(3-4)的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所述α的取值范圍為0-1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級布料螺旋(3-4)包括結構相同的一級布料螺旋(3-4-7)和二級布料螺旋(3-4-9),所述二級布料螺旋(3-4-9)繞豎直軸線轉動連接在一級布料螺旋(3-4-7)上,所述一級布料螺旋(3-4-7)的進料口和料斗輸送螺旋(3-2)的出料口對接,所述一級布料螺旋(3-4-7)的出料口與二級布料螺旋(3-4-9)的進料口對接,所述一級布料螺旋(3-4-7)與滑軌固定架(3-4-2)之間通過滑動架(3-4-4)轉動連接,所述滑軌固定架(3-4-2)上固定有滑移油缸(3-4-3),所述滑軌固定架(3-4-2)上水平固定有滑軌,所述滑動架(3-4-4)滑移連接在滑移滑軌上,所述滑移油缸(3-4-3)的缸體固定在滑軌固定架(3-4-2)上,活塞桿與滑動架(3-4-4)固定連接。
6.一種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應用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基于高效環保施工的就地熱再生機組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多臺熱風加熱機(1)的多組加熱墻單元(1-1)對舊瀝青路面進行加熱,瀝青路面加熱深度為40mm~60mm,舊瀝青路面表層最高溫度不超過180℃,路面內40mm~60mm處的溫度不低于85℃;
利用加熱銑刨機(2)的兩組加熱墻單元(1-1)對舊瀝青路面進行加熱和保溫,通過銑刨裝置(2-1)完成路面熱銑刨,銑刨深度0~60mm,并形成一條梯形壟狀再生料堆,再生料堆的平均溫度不低于130℃,銑刨后底層溫度不低于85℃,銑刨后借助料堆加熱墻(2-3)對瀝青料堆進行二次提溫,提溫不低于10℃;
利用自卸車(3-8)行駛在再生車道的側向車道,借助料斗(3-2)輸料螺旋和雙節變幅回轉布料螺旋連續地向銑刨后攏起的再生料堆直接添加新瀝青混合料;
利用加熱復拌機(4)最前部的分料螺旋(4-1)和加熱墻單元(1-1)完成再生料和新瀝青混合料的二次分攤提溫加熱,提溫不低于10℃;加熱后的瀝青混合料經集喂料器(4-5)進入底置攪拌裝置(4-2)完成第一級加熱拌和,然后經過集喂料器(4-5)和傾斜輸料裝置(4-4)將第一級拌和后的瀝青混合料提升輸送至頂置攪拌裝置(4-3),完成頂置攪拌裝置(4-3)的第二級加熱拌和,確保新舊料充分拌和均勻,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50℃,并連續排出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的料斗(3-2)中;
利用混凝土攤鋪機(5)完成瀝青混合料的布料、攤鋪預壓,最后經碾壓密實,得到再生瀝青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集萃道路工程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集萃道路工程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71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