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5796.5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56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艾克思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42 | 分類號: | C04B24/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199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型 高效 光亮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外加劑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及其制備方法。復合型高效光亮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脂肪酸40?60份,水700?1130份,水溶性碳酸鹽2?5份,氫氧化鉀9?15份,多元醇1?3份,氟化鈉0.6?4.5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1.5?3份,消泡劑1?2份,抗裂劑5?10份;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數為15?20,多元醇為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氫呋喃醚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種,抗裂劑為氨羥基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γ?氨基丙基三乙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種。該復合型高效光亮劑具有使其處理后的混凝土的表面光澤度好、硬度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外加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廣泛,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各種需求,對此人們研究出了混凝土外加劑,混凝土外加劑是一種在混凝土攪拌之前或拌制過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添加劑。混凝土外加劑的種類繁多,根據主要功能可以分為減水劑、引氣劑、保水劑、緩凝劑、早強劑、速凝劑、光亮劑等。
光亮劑是用來改善混凝土制品的表面光澤度的一種混凝土外加劑,通常用在如混凝土外墻、混凝土構件、行道磚、混凝土制作的地面等混凝土制品,光亮劑一般在混凝土制模時配合使用,能夠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澤度,但混凝土的表面抵抗外界環境的侵蝕能力較弱,混凝土的表面容易發生破損。
針對上述問題,申請公布號為CN109721275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專用光亮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聚羧酸減水劑母液180-220份、抗紫外添加劑4-6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2-5份、硫代硫酸鈉50-60份、片堿5-6份、水710-726份。
但上述混凝土專用光亮劑處理后的混凝土的表面硬度不高,混凝土表面容易受到損傷。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混凝土表面硬度低、易開裂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及其制備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復合型高效光亮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脂肪酸40-60份,水700-1130份,水溶性碳酸鹽2-5份,氫氧化鉀9-15份,多元醇1-3份,氟化鈉0.6-4.5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1.5-3份,消泡劑1-2份,抗裂劑5-10份;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數為15-20,多元醇為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氫呋喃醚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種,抗裂劑為氨羥基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γ-氨基丙基三乙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長碳鏈脂肪酸與氫氧化鉀形成的長碳鏈脂肪酸鉀與混凝土表面的料漿接觸后,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料漿內液相的表面張力,使濕潤角逐漸減少直至氣泡脫離混凝土表面料漿的吸附而逸出或破滅,有效減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窩、麻面的形成,使混凝土表面的光線反射能力得到提高,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澤度;通過加入氟化鈉,氟離子可以入侵到細菌的細胞內,破壞細胞壁上的運轉機理,抑制多種代謝酶的活性,不利于細菌的繁殖和存活,由此減少長碳鏈脂肪酸發生變質的概率;抗裂劑中的氨羥基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γ-氨基丙基三乙基硅烷在固化過程中形成了絲狀的聚合物網,能在混凝土表層形成三維空間網狀結構,此外氟化鈉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提高混凝土表面的硬度,而多元醇中含有大量的羥基,與氟離子和抗裂劑上的極性基團均形成氫鍵,將氟離子與抗裂劑的三維網狀結構交聯在一起,形成了復合網狀結構,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混凝土表面抵抗外界環境侵蝕的能力,降低混凝土表面受到損傷的概率。
優選的,所述原料還包括0.2-0.5重量份的填料,所述填料為氫氧化鋁、氧化鎂鋁、二氧化硅按質量比為(3-5):(1-3):(1-2)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艾克思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鄭州艾克思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57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