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釩鈦鋼筋的軋鋼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4674.4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2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方明;徐瑜;羅新生;謝丹;林世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16 | 分類號: | B21B1/16;B21B15/00;B21B37/74;B21B45/00;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匯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華;溫黎娟 |
| 地址: | 614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筋 軋鋼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釩鈦鋼筋的軋鋼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鋼坯入爐:將經過連鑄、切割之后的鋼坯運至加熱爐內,所述連鑄澆鑄溫度為1400?1500℃,連鑄的拉速為1.5?2.0m/min;(2)加熱:將步驟(1)所述鋼坯在加熱爐中進行加熱,所述加熱包括預加熱和加熱段,所述預加熱為緩慢加熱,加熱溫度為600?700℃,加熱時間為60?90分鐘,所述加熱段為快速加熱,加熱溫度為950?1000℃,加熱時間為30?60分鐘。(3)鋼坯出鋼:將所述步驟(2)加熱后的鋼坯通過出鋼機進行出鋼;(4)軋制:將所述步驟(3)出鋼后的鋼坯進行軋制,所述軋制包括粗軋、切頭、中軋、預精軋、精軋、切尾。本發明得到的鋼筋性能穩定,組織均勻,可顯著提高鋼筋的強度和塑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工藝流程,具體為一種釩鈦鋼筋的軋鋼工藝。
背景技術
軋鋼,就是指金屬通過旋轉的軋輥間受到壓縮而產生塑性變形的壓力加工過程。軋鋼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得到所需形狀的鋼材,另一方面是為了改善鋼的內部質量,提高鋼的力學性能。
軋鋼生產工藝流程(rolling production process now)為鋼銳或鋼坯軋制成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鋼材所需的一系列工序的組合和順序。軋制產品不同,生產工藝流程也不一樣。軋鋼生產工藝流程的制定是軋鋼車間設計的重要項目之一。目前,軋鋼生產工藝流程可歸納為3種基本圖式,即碳素鋼(低合金鋼)熱軋生產工藝流程圖式、合金鋼熱軋生產工藝流程圖式和冷加工生產工藝流程圖式。在碳素鋼生產工藝流程圖式中,若生產同一種鋼材,可能采用不同為工藝流程,但它們能得到的技術經濟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制訂產品工藝流程時,要正確選擇所需的工序、工序排列的順序、每個工序的具體內容及其參數,這樣才能達到高產、優質、低耗的目的。
對于釩鈦鋼筋的軋制過程,由于其變形條件和板帶差別很大,板帶的軋制過程所受的剪切應力非常大,而對于鋼筋所受的是多向應力,局部受力相對較小,而現有的釩鈦鋼筋軋鋼工藝流程不夠具有針對性,得到的產品經濟效益低,且還存在流程復雜、設配和基礎設置投資高、能耗高、產量低的缺點,不能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在節約資源和現有生產條件下,提供一種釩鈦鋼筋的軋鋼工藝,能顯著提高鋼筋性能,提高強度等級和使用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釩鈦鋼筋的軋鋼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鋼坯入爐:將經過連鑄、切割之后的鋼坯運至加熱爐內,所述連鑄澆鑄溫度為1400-1500℃,連鑄的拉速為1.5-2.0m/min;
(2)加熱:將步驟(1)所述鋼坯在加熱爐中進行加熱,所述加熱包括預加熱和加熱段,所述預加熱為緩慢加熱,加熱溫度為600-700℃,加熱時間為60-90分鐘,所述加熱段為快速加熱,加熱溫度為950-1000℃,加熱時間為30-60分鐘。
(3)鋼坯出鋼:將所述步驟(2)加熱后的鋼坯通過出鋼機進行出鋼;
(4)軋制:將所述步驟(3)出鋼后的鋼坯進行軋制,所述軋制包括粗軋、切頭、中軋、預精軋、精軋、切尾;
(5)精整:將步驟(4)軋制后的鋼坯進行倍尺飛剪、冷卻、檢驗。
優選的,所述步驟(1)的連鑄澆鑄溫度為1450℃。
優選的,所述步驟(1)的連鑄的拉速為1.8m/min;
優選的,所述步驟(4)粗軋前的開軋溫度為900-1000℃。
優選的,所述步驟(4)粗軋終軋溫度為950-1000℃。
優選的,所述步驟(4)的切頭采用的設備為剪切機,剪切力為150-160噸,所述切尾采用的設備為閘剪,剪切力為150-160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46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