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鹿尾在制備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4479.1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2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印石;李志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5/12 | 分類號: | A61K35/12;A61P19/06;A61P19/02;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志新 |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鹿尾 制備 治療 痛風 尿酸 產品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鹿尾在制備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屬于醫藥領域。本發明目的是為了有效的治療并緩解痛風癥狀。本發明提供了鹿尾在制備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將梅花鹿尾洗凈后切碎,放置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烘干并粉碎,然后加入到水中進行100℃加熱回流提取得到水提取物,然后將上清液離心,取上清,殘渣重復提取2次,合并3次上清液,進行濃縮和干燥后得到鹿尾水提物。藥理實驗結果表明鹿尾水提物通過降低大鼠踝關節腫脹率,降低血清中IL?1、IL?6和TNF?α炎癥因子的水平,具有抗痛風性關節炎的作用,鹿尾水提物對高尿酸血癥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有抑制作用,具有改善高尿酸血癥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具體涉及鹿尾在制備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攝入高蛋白與高嘌呤類食物,使身體內尿酸出現過負荷狀態,而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正是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系統紊亂,導致體內尿酸合成增多或排泄減少的一種代謝類疾病,其臨床表現為血尿酸鹽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高尿酸血癥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當尿酸含量超過人體內最大溶解度時,會以尿酸鹽晶體的形式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從而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甚至導致關節畸形等。據2013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我國高尿酸發病率逐年升高,患病率高達10%,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甚至高達20%。并且高尿酸血癥的發病愈趨向年輕化,男性的發病率普遍高于女性,2004年調查結果成年男性痛風發病率為6.1%,女性中發病率比只有1%,女性發病的時間要明顯晚于男性。此外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血脂紊亂、Ⅱ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腎臟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高尿酸血癥具有病期長、難以根治等特點,臨床長期服用的降尿酸藥物存在著毒副作用大、價格貴等問題,因此需尋找安全有效,性價比高有助于治療高尿酸血癥的天然產物。
鹿尾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等動物的尾巴,由尾椎、肌肉組織、脂肪組織、尾腺、結締組織和尾皮組成,具有特殊的組織結構和重要的生物學功能,能夠通過尾腺分泌特殊物質調控鹿體多種行為。鹿尾是我國的傳統中藥,具有壯腰益腎,益精補虛,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治療風濕病等功效。鹿尾獨特的組織結構在于尾腺及其組織學特點。尾腺區域腺體的變化包括皮脂腺和頂漿分泌汗腺的變化,頂漿分泌汗腺多而發達,在腹面尾尖周圍最厚。鹿尾組織結構還獨特在它具有類似膽囊的作用機制。古語言:“鹿無膽,尾代之。”即鹿尾的組織結構猶如一個完善的過濾系統,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分解多余的脂肪,對鹿體肝臟具有保護作用,是其它動物所沒有的類似膽囊的機制。
眾所周知,鹿全身都是寶,且研究最多的當屬鹿茸,后來逐漸開發出鹿皮膠、鹿筋、鹿血、鹿鞭等產品,但關于鹿尾的研究較少,鹿尾產品在市場上也很難見到。在我國古代鹿尾就作為名貴的強壯滋補劑,備受推崇。但當前有關鹿尾的研究甚少且缺乏系統性,其藥理作用有待挖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如何有效的治療和緩解痛風癥狀,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鹿尾在制備治療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鹿尾在制備輔助治療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產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鹿尾在制備緩解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保健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鹿尾在制備緩解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食品中的應用。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鹿尾的處理方法如下:
(1)取梅花鹿尾,將梅花鹿尾洗凈后切碎,然后放置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40℃烘干,然后粉碎烘干后的得到梅花鹿尾;
(2)將步驟(1)得到粉碎后的梅花鹿尾與水按照質量比1:8-1:10混合浸泡,進行100℃加熱回流提取1-1.5h,得到水提取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44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倒片機的轉移攢顆設備
- 下一篇:一種氨基甲酸酯的綠色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