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用于尿酸檢測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4092.6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19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寧張磊;董成麗;楊潔;高道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9K11/02;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6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尿酸 檢測 稀土 熒光 復合材料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用于人體尿酸檢測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S1,選取原料,硝酸鋱和2,3,5,6?吡嗪四甲酸;S2,將2,3,5,6?吡嗪四甲酸溶解在蒸餾水中;S3,將硝酸鋱的甲醇溶液加入到S2所得溶液中,攪拌;S4,靜置,離心收集白色沉淀,洗滌之后進行烘干得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白色樣品;S5,將樣品浸泡在染料(7?二乙胺基?4?甲基香豆素)中進行處理;S6,收集步驟S5中淡黃色沉淀,對其進行干燥,得到染料包覆的稀土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簡稱稀土熒光復合材料;S7,對得到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用于人體代謝物尿酸的檢測。該稀土熒光復合材料是用染料包覆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熒光材料,這樣不僅使其具有染料和稀土雙重熒光特性,而且還能夠更準確的檢測生物代謝物尿酸的存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稀土熒光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染料包覆的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熒光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其高蛋白、高嘌呤等食物的攝入量在不斷增加,因此增加了高尿酸血癥的發生率。高尿酸血癥是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患者存在血清尿酸含量增加、腎臟排泄尿酸能力降低等情況。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等發生的基礎,也是腎功能不全、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等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加強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有效治療和管理干預十分必要。到目前為止,已經報道了多種檢測尿酸的方法,如電化學傳感器、高效液相色譜和酶法,但是這些方法需要昂貴的儀器和復雜的操作,從而限制了其廣泛的應用。與這些方法相比,熒光傳感器具有快速、低損耗、方便、選擇性好、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等一系列優點。
稀土金屬有機框架具有很強的發光性能,開發新的稀土有機框架材料并拓展其應用領域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內容。目前,越來越多的課題組在進行該材料的研究,已經合成出了多種結構和性質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然而,大多數文獻報道的該材料具有單一的發光位點、靈敏度較低等缺點,同時單發射材料的熒光強度易受到pH、環境小分子、溶劑、儀器等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難以準確檢測生物代謝物尿酸的存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用于人體尿酸檢測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用于人體尿酸檢測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步驟如下:
S1,選取原料,硝酸鋱和2,3,5,6-吡嗪四甲酸;
S2,將2,3,5,6-吡嗪四甲酸溶解在蒸餾水中;
S3,將硝酸鋱的甲醇溶液加入到S2所得溶液中,攪拌;
S4,靜置,離心收集白色沉淀,洗滌之后進行烘干得到白色樣品;
S5,將樣品浸泡在染料中進行處理;
S6,收集步驟S5中淡黃色沉淀,對其進行干燥,得到稀土熒光復合材料;
S7,對得到的稀土熒光復合材料進行檢測。
優選的,所述步驟S2與步驟S3中均為室溫攪拌30分鐘。
優選的,所述步驟S4中靜置時間為24小時,烘烤溫度75℃,時間為12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S5中將樣品浸泡在1×10-2 molL-1濃度的染料中,DMF作溶劑,超聲處理1h,放置24 h。
優選的,所述檢測為選擇性、抗干擾性、靈敏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師范大學,未經四川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40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氣自動控制柜
- 下一篇:一種旱作區果樹集雨滲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