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型地下構筑物抗浮錨桿樁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3780.0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2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帥帥;楊林浩;張建軍;白趕上;劉洋;李明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4 | 分類號: | E02D5/74;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鄭州金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鳳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地下 構筑物 抗浮錨桿樁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大型地下構筑物抗浮錨桿樁的施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A、錨桿制作與基本試驗:
①錨桿制作:錨桿(1)采用φ32的HRB400預應力鋼筋,固定鋼筋(2)采用3根φ8的鋼筋彼此呈120度焊接在錨桿(1)周圍,每根鋼筋中間均呈等腰梯形狀分布,等腰梯形底部的長度m等于兩腰水平線射影的長度之和2n,即m = 2n;套筒(3)采用φT32套筒 ;
②錨桿基本試驗:采用循環加、卸荷法,最大的試驗荷載不能超過錨桿桿體承載力標準值的0.9倍,試驗錨桿數量不能小于3根,錨桿基本試驗參照《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附錄C.2執行;
B、錨桿孔位定位:用經緯儀測量出各施工區錨桿的孔位,用木樁或鋼筋作標記并編號,錨桿孔位允許偏差≤50mm ;
C、鉆機就位:測放出錨桿孔位后,鉆機即可就位;用木枋將鉆機墊平穩,保證施鉆過程中鉆機不會有較大的晃動而影響成孔質量;用羅盤儀或吊線法調整好鉆桿的垂直度,垂直度≤1%,鉆頭對準所要施工的錨桿孔位;
D、校正鉆孔:錨桿成孔直徑為200mm,孔位偏差≤±50mm,成孔深度比設計深度深20~30cm;鉆進過程中采用膨潤土做泥漿循環護壁成孔;
E、清孔:錨孔成孔后,將聯接空壓機的洗井管置入孔內,由上往下,再由下往上反復沖洗,直至孔口返水干凈、無大量沉渣為止;
F、下錨桿:
①下錨桿前檢查灌漿管有無破裂或堵塞,接口處是否牢固,防止壓力加大時開裂跑漿;
②將一次灌漿管DN25PE管和二次灌漿管DN25鍍鋅鐵管一起綁扎在錨桿上;灌漿管下端比錨桿體下端短150mm,下端管口用膠布或水泥袋進行封閉,防止下錨時孔內土體堵塞灌漿管口;
③用塔吊將錨桿和灌漿管一同吊起放入孔中,安放時避免錨桿扭曲、彎折及部件松脫;下錨過程中若遇桿體無法下至孔底時,將桿體拔出并用鉆機重新掃孔后再下錨;
④錨桿體下到孔位后,測量頂部標高,做到整體平整;
G、壓力灌漿:壓力灌漿是錨桿施工的一個重要工序,灌漿的作用是:填充土層中的孔隙,形成錨固體,防止錨桿鋼筋腐蝕,形成錨桿抗拔力;
①錨桿進孔后即可用壓漿泵進行灌漿,灌漿采用孔底返漿法;
②灌漿材料及配合比:灌漿的漿液為水灰比0.5的水泥凈漿,灰砂比為1.5,選用強度等級為4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加入水泥重量5‰的FDN-5高效減水劑以保證漿液的流動性和強度;
③用壓漿泵進行一次灌漿時,將PE管一端與壓漿泵相連,另一端與錨桿同時送入孔底,灌漿管底端距孔底150mm,灌漿壓力保持0.4~0.6MPa;
④隨著漿液的灌入,當漿液從孔口外溢時,將灌漿管逐步向外拔出,但灌漿管底部管口要始終埋在水泥漿中直至孔口,將孔內的水和空氣全部擠出孔外,灌漿要連續,中途不能中斷;
⑤因漿液凝固時收縮使漿面回落,及時進行補漿;
⑥灌漿完畢后將錨桿頭支撐好,保證錨桿位于孔中央;
⑦一次常壓注漿結束后,將注漿管和注漿套管清洗干凈;
⑧二次高壓注漿:在一次注漿形成的水泥結石體強度達到5.0MPa后進行,二次注漿壓力不能低于2.0MPa;灌漿過程中若中途耽擱時間過長超過漿液初凝時間,需重新清孔、灌漿;
⑨灌漿后,在漿體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錨桿體不能承受外力或移動;
⑩漿體強度檢驗用的試塊,每30根錨桿不能少于一組,每組不能少于6個試塊;
H、錨桿驗收試驗:
①待錨固體灌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進行錨桿驗收試驗;
②驗收試驗時,錨驗收桿的數量取錨桿總數的5%,且不能少于5根;
③當驗收錨桿不合格時,按錨桿總數的30%重新抽檢;
④永久性抗浮錨桿的最大試驗荷載取錨桿軸向拉力值的1.5倍;
⑤驗收試驗分級加載:初始荷載取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的0.10倍,分級加載值取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的0.50、0.75、1.00、1.20、1.33、1.50倍;
⑥每級荷載均穩定5~10min,并記錄位移增量,最后一級荷載維持10min;
⑦達到施工標準后,抗浮錨桿樁施工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37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