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接組件、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以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3104.3 | 申請日: | 202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23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鹿濤;宋永樂;傅強;成海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智馬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9/058 | 分類號: | B60R9/0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孫燕娟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組件 車頂 行李架 結構 以及 汽車 | ||
本申請提出一種汽車,汽車包括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包括安裝在汽車頂部的側圍板和連接組件,側圍板包括第一表面和自第一表面的側邊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連接組件包括行李架固定支架和連接件,行李架固定支架安裝于第一表面上,且包括與第一表面相間隔的限位部,限位部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間隙,限位部包括朝下傾斜延伸的卡接件;連接件包括可插接于間隙的橫向部以及自橫向部的一側朝上延伸的豎向部,橫向部遠離豎向部的一側開設有卡接口,在橫向部插接于間隙時,卡接口與卡接件配合,卡接口與卡接件末端的上側面抵接,豎向部抵靠于第二表面。本申請的連接件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裝在側圍板上,安裝過程簡單快捷,并且無需緊固件固定,減少對車頂結構的改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車頂行李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連接組件、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當代社會中汽車使用量不斷增大,自駕游出行也隨之普遍。隨著活動范圍的增大,攜帶的物品也越來越多,但是車內空間有限,只能通過其它方法來增加汽車的承載空間,例如在車頂上安裝車頂行李架。目前市場上有部分車在車頂預留有車頂行李架安裝點,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裝車頂行李架。然而,在安裝車頂行李架時,汽車與車頂行李架之間的連接方式一般通過緊固件來連接,例如用螺釘、螺栓等,不僅安裝過程較為繁雜,而且對車頂結構的改動較大,很有可能在安裝過程中損傷車頂結構。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安裝過程便捷、對車頂結構改動較少的行李架安裝組件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連接組件、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以及汽車,其目的是簡化車頂行李架安裝過程,減少安裝過程對車頂結構改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連接組件,用于將車頂行李架連接于汽車頂部的側圍板上,側圍板包括橫向延伸的第一表面以及自第一表面的側邊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連接組件包括行李架固定支架和連接件,行李架固定支架安裝于第一表面上,行李架固定支架包括與第一表面間形成間隙的限位部,限位部包括朝下傾斜延伸的卡接件;連接件包括可插接于間隙的橫向部以及自橫向部的一側朝上延伸的豎向部,橫向部遠離豎向部的一側開設有卡接口,在橫向部插接于間隙時,卡接口與卡接件配合,卡接口靠近豎向部的下側邊緣與卡接件末端的上側面抵接,豎向部背向橫向部的一側抵靠于第二表面。
進一步的,豎向部的上部與橫向部之間的夾角角度大于90度。
進一步的,豎向部的下部背向第二表面傾斜地延伸至橫向部的一側。
進一步的,卡接件呈弧形延伸。
進一步的,行李架固定支架包括連接于第一表面上的兩端部以及位于兩端部之間的凸起的中間部,中間部形成限位部。
一種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包括安裝于汽車頂部的側圍板以及上述的連接組件,其中,側圍板包括橫向延伸的第一表面以及自第一表面的側邊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行李架固定支架連接于第一表面,限位部與第一表面之間限定出間隙,當橫向部插接于間隙內時,豎向部背向橫向部的一側抵靠于第二表面。
進一步的,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之間的夾角角度大于90度,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之間弧形過渡。
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
進一步的,車頂行李架連接結構還包括有天幕玻璃和玻璃膠條,玻璃膠條的側邊與第二表面連接,玻璃膠條的底面與行李架固定支架抵接,天幕玻璃的底側面與玻璃膠條的上側面抵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智馬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智馬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31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