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黃精的栽培方法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2913.2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3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輝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64300 河南省信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黃精 栽培 方法 技術 | ||
1.一種新型黃精的栽培方法技術,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1)回收利用木廠的鋸木屑,一部分浸水后自然漚熟后,在整地時撒入田地和泥土混合拌勻;(2)將黃精種莖截成數段,每段帶有1~2節,在種植地按行距15~25cm開5cm深溝,將切斷的種莖平放在溝內,覆土3cm左右,壓平;(3)將鋸木屑浸濕后,覆蓋在壓平的土上,厚度3~5cm,出苗前保持土壤濕度在20%左右;(4)田間管理:黃精生長前期要經常中耕除草,每年于4、6、9、11月各進行1次,宜淺鋤并適當培土,后期拔草即可;在中耕除草過程中進行追肥,前3次中耕后每畝施用土雜肥1500千克,與過磷酸鈣50千克,餅肥50千克,混合拌勻后于行間開溝施肥,施肥后覆土蓋肥;黃精生長過程中需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5)蟲害防治;采用物理除蟲方法進行除蟲;(6)灌溉系統:所述灌溉系統包括多個種植模塊、儲水箱以及與所述儲水箱連通的灌溉管道;所述灌溉管道包括噴淋水管和噴灌水管;所述噴淋水管上連通有多個噴淋頭,所述噴淋頭位于多個所述種植模塊的上方;所述噴灌水管連通有位于地表上的多個噴灌裝置;所述噴灌裝置包括容納管、多個滲水管、多向噴灌頭和頂升氣缸;所述多向噴灌頭和所述噴灌水管相連通;所述容納管和多個所述滲水管均埋設在地表下;所述多向噴灌頭設置在所述容納管中,且可在所述頂升氣缸的驅動下伸出或收入所述容納管;所述滲水管和所述容納管相連通,且沿所述容納管的徑向向外延伸;所述滲水管上開設有多個滲水孔;所述容納管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頂升氣缸的頂升桿穿過所述通孔連接在所述多向噴灌頭的底部,還包括遮陽機構;所述遮陽機構包括遮陽布、框架和驅動電機;所述遮陽布固定在所述框架內,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上套設有驅動齒輪,所述框架上開設有與所述驅動齒輪對應的從動齒,所述從動齒和所述驅動齒輪相嚙合,所述遮陽布上開設有多個與噴淋頭大小相同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與所述噴淋頭的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精的栽培方法技術,其特征是所述黃精種植灌溉系統還包括多個控制閥、控制器、光照度傳感器和用于檢測地表濕度的濕度傳感器;多個所述控制閥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噴淋水管和所述噴灌水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別和所述控制閥、所述光照強度傳感器和所述濕度傳感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光照強度傳感器的感應調整所述遮陽布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濕度傳感器的感應控制所述控制閥的開啟與關閉以及所述噴灌裝置的噴灌方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精的栽培方法技術,其特征是所述滲水管和所述頂升桿直接通過橡膠圈密封,所述滲水管的長度為400-800mm;所述滲水孔的直徑為3-5mm,且相鄰所述滲水孔之間的間距為10-20mm,所述容納管與所述滲水管的連通處設有過濾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精的栽培方法技術,其特征是所述物理除蟲方法采用如下除蟲裝置實現:所述除蟲裝置包括上部除蟲組件和下部除蟲組件;所述上部除蟲組件包括底座、罩板、罩網、引導網、引蟲燈和導熱棒;所述引蟲燈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心處,所述引蟲燈的內部設有導熱棒;所述罩板罩設在所述罩網上方,所述罩板上端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底座內設有直流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引蟲燈和所述導熱棒分別通過導線與所述直流蓄電池相連;所述罩網的底部和所述引導網的底部相連,所述引導網的頂部開設有進蟲孔;所述罩網和所述底座通過多個連接柱相連;所述下部除蟲組件包括連接臺、引導坡、收集組件和揮發室;所述連接臺和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所述引導坡繞設在所述連接臺的外周且和所述連接臺一體成型;所述揮發室設置在所述連接臺內部,所述揮發室內放置有引誘劑;所述連接臺上開設有多個揮發孔,多個所述揮發孔和所述揮發室相連通;所述收集組件設置在所述引導坡和所述連接臺的內部,且所述引導坡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收集組件連通的收集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輝,未經周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291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