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正交架構設備的控制鏈路及其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32030.1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7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晉巧玲;張曉峰;孫靜;楊純璞;石斌;秦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光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11/00 | 分類號: | H04Q11/00;G06F13/12;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王鳳英 |
| 地址: | 30021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正交 架構 設備 控制 及其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正交架構設備的控制鏈路及其實現方法。設備的控制鏈路包括兩塊主控板、六塊交叉板和八塊業務板;兩塊主控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一個交換芯片;六塊交叉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兩個交換芯片;八塊業務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一個交換芯片。本發明在無背板的情況下,為設備主控板至各交叉板和業務板提供控制通道,并且通道采用GE接口,目前能夠實現GE接口的以太網交換芯片最多為8個端口,本設備實現了12個GE端口的交換功能,滿足多板卡通信設備的集中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正交架構設備的控制鏈路及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行業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特別是云計算、物聯網應用的興起,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海量的數據通信需求促使著光纖通信飛速發展。目前骨干網光纖網速率已經達到了100G,通信設備要面臨大容量100G信號的引接問題,因此為了提升設備容量,基于無背板的正交架構備受青睞,由于無背板,那么如何基于正交架構設計控制鏈路,使得所有板卡都能集中控制,保證獨立且穩定的控制平面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狀況和需求,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正交架構設備的控制鏈路及其實現方法。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用于正交架構設備的控制鏈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塊主控板、六塊交叉板和八塊業務板;兩塊主控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一個交換芯片;六塊交叉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兩個交換芯片;八塊業務板分別包括一個控制芯片和一個交換芯片;其中,第一主控板的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交換芯片相連接,第二主控板的第二控制芯片和第二交換芯片相連接,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分別通過網線連接PC機,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間通過SERDES接口連接。
所述的第一交叉板的第三控制芯片連接第三交換芯片,第三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四交換芯片,第二交叉板的第四控制芯片連接第五交換芯片,第五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六交換芯片,第三交叉板的第五控制芯片連接第七交換芯片,第七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八交換芯片,第四交叉板的第六控制芯片連接第九交換芯片,第九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十交換芯片,第五交叉板的第七控制芯片連接第十一交換芯片,第十一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十二交換芯片,第六交叉板的第八控制芯片連接第十三交換芯片,第十三交換芯片通過GE口連接第十四交換芯片。
所述的第一業務板的第九控制芯片連接第十五交換芯片,第二業務板的第十控制芯片連接第十六交換芯片,第三業務板的第十一控制芯片連接第十七交換芯片,第四業務板的第十二控制芯片連接第十八交換芯片,第五業務板的第十三控制芯片連接第十九交換芯片,第六業務板的第十四控制芯片連接第二十交換芯片,第七業務板的第十五控制芯片連接第二十一交換芯片,第八業務板的第十六控制芯片連接第二十二交換芯片。
所述的第一交叉扳的第三交換芯片、第二交叉扳的第五交換芯片、第三交叉扳的第七交換芯片、第四交叉扳的第九交換芯片、第五交叉扳的第十一交換芯片、第六交叉扳的第十三交換芯片分別通過GE接口連接第一主控板的第一交換芯片和第二主控板的第二交換芯片。
所述的第一業務板的第十五交換芯片、第二業務板的第十六交換芯片、第三業務板的第十七交換芯片和第四業務板的第十八交換芯片同時分別通過GE接口連接到第一交叉板的第三交叉芯片、第二交叉板的第五交叉芯片、第三交叉板的第七交叉芯片、第四交叉板的第九交叉芯片、第五交叉板的第十一交叉芯片和第六交叉板的第十三交叉芯片;第五業務板的第十九交換芯片、第六業務板的第二十交換芯片、第七業務板的第二十一交換芯片和第八業務板的第二十二交換芯片同時分別通過GE接口連接到第一交叉板的第四交叉芯片、第二交叉板的第六交叉芯片、第三交叉板的第八交叉芯片、第四交叉板的第十交叉芯片、第五交叉板的第十二交叉芯片和第六交叉板的第十四交叉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光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光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20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