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梯救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28905.0 | 申請日: | 202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39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中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5/02 | 分類號: | B66B5/02;B66B5/00;B66B17/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張亞菲 |
| 地址: | 51143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梯 救援 方法 | ||
1.一種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使用自動救援系統進行救援;
S20判斷自動救援是否失敗;
S30若自動救援失敗,啟動備用救援系統,對比對重塊與轎廂的重量,并打開曳引機的抱閘;
S40若對重塊與轎廂的重量不相等,通過所述對重塊與所述轎廂之間的重量差驅動所述轎廂移動;若所述對重塊與所述轎廂的重量相等,通過輔助牽拉裝置牽引所述轎廂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自動救援是否失敗的方法為:在預設時間內,若所述轎廂的位置不變,視為自動救援失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對重塊與所述轎廂之間的重量差驅動所述轎廂移動的方法為:若所述對重塊的重量大于所述轎廂的重量,所述轎廂向上移動;若所述對重塊的重量小于所述轎廂的重量,所述轎廂向下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對重塊與所述轎廂之間的重量差驅動所述轎廂移動時,若所述轎廂的移動速度超過預設速度,所述曳引機的抱閘關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輔助牽拉裝置牽引所述轎廂移動的方法為:通過牽拉臂夾緊繩索,并移動所述牽拉臂,以牽拉所述繩索沿豎直方向移動;當所述牽拉臂到達極限位置后,所述牽拉臂復位,并重復牽拉所述繩索,直至所述轎廂到達門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輔助牽拉裝置牽引所述轎廂移動時,測量所述轎廂距離電梯井的頂端或底端的距離,并根據測量距離計算出所述轎廂的移動方向與移動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轎廂與上一層門區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轎廂與下一層門區之間的距離,所述轎廂向上移動至上一層門區;若所述轎廂與上一層門區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轎廂與下一層門區之間的距離,所述轎廂向下移動至下一層門區;當所述轎廂移動至門區時,電梯門打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動救援失敗,向遠程救援裝置發送求救信號,所述遠程救援裝置發出警報,當所述備用救援系統啟用后,警報停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自動救援系統進行救援的方法為:
S11判斷所述轎廂是否位于門區;
S12若所述轎廂位于門區,打開電梯門;若所述轎廂與門區錯開,所述曳引機驅動所述轎廂移動至距離最近的門區后,打開所述電梯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梯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轎廂與門區錯開,測量所述轎廂距離電梯井的頂端或底端的距離,并根據測量距離計算出所述轎廂的移動方向與移動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289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客車內飾用高抗沖阻燃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花炮膠筒分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