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快速固溶和快速多次降溫變溫時效熱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427485.4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5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志廣;楊俊偉;殷彬棟;安文忠;李全平;孔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柴油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6/00 | 分類號: | C21D6/00;C21D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捷智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 地址: | 037007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多次 降溫 時效 熱處理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快速固溶和快速多次降溫變溫時效熱處理方法,包括:快速固溶熱處理過程以及快速多次降溫變溫時效熱處理過程。本發(fā)明的方案可以解決奧氏體不銹鋼熱處理“質量穩(wěn)定性差、合格品率低、硬度偏低、力學性能低與一致性差、加熱時間長、效率低、熱處理設備加熱可靠性差與高溫元器件使用壽命低以及成本高”等“一長一高三差五低”特有熱處理技術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熱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快速固溶和快速多次降溫變溫時效熱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奧氏體不銹鋼與合金結構鋼的熱處理原理截然不同:合金結構鋼在高溫條件下能發(fā)生高溫奧氏體組織轉變,因此,合金結構鋼極易通過淬火和回火熱處理方法大幅度提高材料硬度(或力學性能);而奧氏體不銹鋼在高溫條件下不能發(fā)生高溫奧氏體組織轉變(只能溶解與析出合金元素強化相),因此,奧氏體不銹鋼極難通過固溶和時效熱處理方法大幅度提高材料硬度(或力學性能)。
固溶熱處理的含義是: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至一定溫度保持,使過剩相快速溶解,然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獲得過飽和強化固溶體、為沉淀硬化處理做好組織準備、消除應力和成形工序間加工硬化;時效熱處理的含義是:在工件經(jīng)過固溶處理后再在室溫或過于室溫的溫度保持,在過飽和固溶體中形成溶質原子偏聚區(qū)和(或)使第二相粒子析出彌散分布過剩相析出而使材料硬化的熱處理工藝。
奧氏體不銹鋼主要強化相是合金碳化物,弱化項是金屬間化合物(如Fe2W、Fe2Mo、CuO、FeS、FeO和MnS等);不同材料即使是同一種金屬元素的強化相的類型、數(shù)量、大小、形狀、分布、熔點、脆性及硬度等也因采用的固溶與時效熱處理方法不同而不同,合金元素越多其差異性越大。
鎳、鉻、鎢、鉬、釩、鈦、鋁、鈮等合金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在鋼中的相對穩(wěn)定性由高到低排列順序是:Hf>Zr>Ti>Ta>Nb>V>W(wǎng)>Mo>Cr>Mn>Fe>Co>Ni,因此,在鋼中溶解上述合金元素可形成有限溶解的(Fe,Cr)3C、(Fe,Cr)7C3、(W,Mo)6C和(Fe,Cr,Ni,Mn,W,Mo)23C6等合金滲碳體以及完全互溶的Mn3C、Fe3C、(Fe,Mn)3C、VC、Ta、NbC、(V,Ta,Nb)C、Mo2C、W2C、Fe3W3C、Fe3Mo3C、Fe3(W,Mo)3C等合金滲碳體;當固溶溫度≥1000℃和≥1050℃時,多數(shù)碳化物相才分別基本溶解和完全溶解(相應也會影響時效過程);最為關鍵的是現(xiàn)有傳統(tǒng)主流奧氏體不銹鋼固溶技術的加熱溫度為最高理論固溶溫度,不能獲得較為理想類型與數(shù)量的固溶溶解碳化物強化相和金屬間化合物強化相。因此,固溶溫度不是一個簡單不變的單點溫度數(shù)值,而是一個復雜多變的多點溫度區(qū)間范圍。
現(xiàn)有傳統(tǒng)主流奧氏體不銹鋼固溶熱處理方法是加熱溫度(為最高理論固溶溫度)與時間為唯一條件下的一階段單點固定式等溫固溶熱處理方法。現(xiàn)有傳統(tǒng)主流奧氏體不銹鋼固溶熱處理方法只能有效提高奧氏體不銹鋼中的一種或少數(shù)合金元素強化相的固溶溶解能力、范圍、質量與效率等,不能大幅度提高其它絕大多數(shù)合金元素強化相的固溶溶解能力、范圍、質量與效率等,即使是增大固溶時間也是收效甚微(當時間達到一定程度以后,該一種或少數(shù)合金元素固溶強化相的固溶溶解能力、范圍、質量與效率等則會達到極限飽和狀態(tài)),合金元素強化相只能達到非常有限的固溶溶解能力、范圍、質量與效率等,因此,現(xiàn)有傳統(tǒng)主流奧氏體不銹鋼固溶熱處理方法其實質為一階段單點固定式有限固溶熱處理方法,是一種“以偏概全”非“統(tǒng)籌兼顧”的熱處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柴油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山西柴油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274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