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用戶設備、基站中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26412.3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0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B7/0413;H04B7/08;H04L1/08;H04L1/18;H04L5/00;H04W56/00;H04W76/1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無線通信 用戶 設備 基站 中的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用戶設備、基站中的方法和裝置。用戶設備依次接收目標無線信號和在目標信道上發送第一信息。針對所述目標無線信號的信道測量被用于觸發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所述目標信道是一個第一類物理層信道或者一個第二類物理層信道;如果所述目標信道是所述第一類物理層信道,在所述目標信道上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被用于計入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否則所述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和在所述目標信道上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無關;所述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達到K被用于觸發向高層發送第二信息。本申請提高了重傳成功幾率,支持靈活配置,節省了用戶設備發送功耗。
本申請是以下原申請的分案申請:
--原申請的申請日:2017.07.12
--原申請的申請號:201710565897.6
--原申請的發明創造名稱: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用戶設備、基站中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無線信號的傳輸方案,特別是涉及多天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大規模(Massive)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一個研究熱點。大規模MIMO中,多個天線通過波束賦型,形成較窄的波束指向一個特定方向來提高通信質量。模擬波束賦型被用于大規模MIMO系統以通過較少的射頻鏈路獲得大規模天線陣列增益,使用模擬波束賦型的限制在于接收設備先選擇模擬波束,再使用選擇的模擬波束進行無線信號的接收。
在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新空口討論中,有公司提出:當UE(User Equipment,用戶設備)檢測到波束質量下降時,可以使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類似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隨機接入信道)的信道發送波束恢復請求(Beam RecoveryRequest);如果在發送波束恢復請求后的一個時間窗內UE沒有收到來自基站的響應,則UE重新發送波束恢復請求;UE多次發送波束恢復請求仍未收到來自基站的相應,則應通知高層,由高層決定是否進入無線鏈路失敗(Radio Link Failure)狀態并進行重同步。
發明內容
發明人通過研究發現,PUCCH和類似PRACH的信道是兩類不同的信道:用于類似PRACH的信道傳輸信息的魯棒性要高于PUCCH信道;類似PRACH的信道所占用的空口資源更為稀缺;被用于上傳其他信息的PUCCH信道也可以被用于上報波束恢復請求。在PUCCH和類似PRACH的信道同時都可以用于發送波束恢復請求的情況下,簡單地限制使用兩類信道的總計重傳次數會造成因為使用更魯棒的類似PRACH信道重傳不充分而導致波束恢復請求失敗的幾率較大的問題,因此如何根據對不同類型信道的使用來定義波束恢復請求的重傳次數,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解決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組合。例如,本申請的用戶設備中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應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用戶設備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接收目標無線信號;
-在目標信道上發送第一信息;
其中,針對所述目標無線信號的信道測量被用于觸發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所述目標信道是一個第一類物理層信道或者一個第二類物理層信道;如果所述目標信道是所述第一類物理層信道,在所述目標信道上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被用于計入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否則所述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和在所述目標信道上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無關;所述所述第一信息的發送次數達到K被用于觸發向高層發送第二信息,所述K是正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朗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264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