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1419919.6 | 申請日: | 2020-12-07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9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發明(設計)人: | 陳鵬;趙建成;鮑天嘉智;余肖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主分類號: | G16H70/40 | 分類號: | G16H70/40;G16H20/1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地址: | 443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深度 編碼 自適應 融合 藥物 用途 預測 方法 | ||
1.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藥物化學結構數據和藥物靶蛋白數據融合、降維,得到藥物特征數據;
步驟2:利用藥物特征數據,計算藥物相似度,通過藥物相似度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
步驟3:利用藥物副作用數據,計算藥物相似度,通過藥物相似度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
步驟4:使用藥物-疾病關聯數據計算疾病相似度,通過疾病相似度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
步驟5:分別確定步驟2-4計算的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的權重;
步驟6:利用確定的權重參數,融合步驟2-4計算的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得到融合后的藥物對疾病的預測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采用深度自編碼器對藥物特征數據進行融合、降維,降低數據的稀疏程度,深度自編碼器包括編碼單元和解碼單元,編碼單元包括輸入層和3個構建層,均采用ReLU函數作為激活函數,解碼單元包括3個采用ReLU函數作為激活函數的構建層和使用Sigmoid作為激活函數的輸出層,編碼單元和解碼單元共用1個構建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計算藥物的余弦相似度作為藥物相似度,計算式如下
式中sim(d,d*)表示藥物d和藥物d*的相似度,分別表示藥物d、藥物d*中第i個藥物特征的值,n為特征維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計算谷本系數,得到藥物相似度,計算式如下
式中sim(d,d*)表示藥物d和藥物d*的相似度,表示兩種藥物相同副作用的數量,Id和分別表示兩種藥物分別產生的副作用數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步驟3中,所述通過藥物相似度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計算式如下
式中表示基于數據源k計算出的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預測分數;NN'表示藥物d和其Top-k鄰居的并集;表示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關系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計算谷本系數,得到疾病相似度,計算式如下
式中sim(e,e*)表示疾病e和疾病e*的相似度,表示既可治療疾病e又可治療疾病e*的藥物的數量,Ie表示可治療e的藥物數量,表示可治療疾病e*的藥物數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通過疾病相似度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計算式如下
式中表示基于數據源k計算出的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預測分數,NN'表示疾病e和其Top-k鄰居的并集,表示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關系值。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利用最優化函數求解計算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的權重,最優化函數如下
s.t.βk>0
式中βk表示基于數據源k計算出的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預測分數的權重,K表示數據源的數量,{(d,e)|sde=1}表示在藥物-疾病關聯數據中藥物d與疾病e之間的關聯值為1的組合,{(d,e)|sde=0}表示值0的藥物-疾病組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深度自編碼和自適應融合的藥物新用途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6中,所述融合步驟2-4計算的藥物-疾病關聯預測值,計算式如下
式中為融合后的藥物d對疾病e預測值,βk為基于數據源k計算出的藥物d和疾病e之間的預測分數的權重,為k數據源中藥物d對疾病e預測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1991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