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邊緣計算網絡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法及區塊鏈服務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18904.8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1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勇軍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200 江蘇省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緣 計算 網絡 數據 安全 防護 方法 區塊 服務器 | ||
本申請是關于邊緣計算網絡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法及區塊鏈服務器。在本申請所公開的方案中,首先在檢測到目標更新信息時確定第一目標設備的第一設備安全信息以及第二目標設備的第二設備安全信息,然后根據第一設備安全信息和第二設備安全信息判斷第一目標設備和第二目標設備是否滿足設定傳輸條件,最后在第一目標設備和第二目標設備不滿足設定傳輸條件時對第一目標設備向第二目標設備發送的目標業務數據進行攔截。如此,可以避免目標業務數據被存在數據安全風險的第二目標設備竊取,也可以避免存在數據安全風險的第一目標設備向第二目標設備發送攜帶病毒的目標業務數據而導致第二目標設備的數據被竊取。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應用于邊緣計算的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邊緣計算網絡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法及區塊鏈服務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工業網絡大多通常采用專用網絡進行設備間的通信,主要方式為:控制系統與每個設備建立不同的專用網絡,并對不同設備發送的數據信息進行轉發,從而實現不同設備之間通信。在這種模式下,控制系統如可編程控制器往往采用硬邏輯實現,且考慮到與標準網絡的時間搶占問題,不同設備之間通常是互相隔離的。然而上述通信方式會給設備間的交互帶來延時,難以滿足現階段的高時效性的工業生產要求。為此,需要將各個設備之間的通信隔離打通,開放各個設備的通信壁壘以形成新型邊緣計算工業網絡從而滿足通信交互的實時性要求。但是,由于新型邊緣計算工業網絡將多個設備的通信進行了集成,這樣會增大工業網絡中的數據被篡改或竊取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邊緣計算網絡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法及區塊鏈服務器,以降低工業網絡中數據被篡改或竊取的風險。
本申請的第一個方面,公開一種邊緣計算網絡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法,應用于與多個工業互聯設備通信的區塊鏈服務器,所述方法包括:
從用于記錄每個工業互聯設備的運行日志的日志匯總表中實時檢測是否存在用于表征存在數據發送行為的目標更新信息;
在檢測到存在所述目標更新信息時,根據所述目標更新信息確定第一目標設備的第一設備安全信息和第二目標設備的第二設備安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標設備發送目標業務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設備安全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設備安全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和所述第二目標設備是否滿足設定傳輸條件,若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和所述第二目標設備不滿足所述設定傳輸條件,則對所述目標業務數據進行攔截。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第一設備安全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設備安全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和所述第二目標設備是否滿足設定傳輸條件,包括:
檢測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的信息封裝線程是否啟動;
在檢測到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的信息封裝線程啟動時,提取所述第一設備安全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在設定時段內的多條通信記錄;所述設定時段是以所述信息封裝線程的啟動時刻為終止時刻并以所述終止時刻之前的目標時刻為起始時刻之間的時段,所述目標時刻根據與所述區塊鏈服務器通信的工業互聯設備的數量確定;
根據每條通信記錄確定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的第一安全系數和第二安全系數,按照所述通信記錄中相同通信對象的占比對所述第一安全系數和第二安全系數進行加權,得到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的第三安全系數;
判斷所述第三安全系數是否達到設定系數;若所述第三安全系數沒有所述設定系數,則判定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和所述第二目標設備不滿足所述設定傳輸條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根據每條通信記錄確定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的第一安全系數和第二安全系數,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內配置的攔截機制的運行記錄清單,從所述運行記錄清單中確定出在所述設定時段內存在用于表征所述攔截機制進行數據攔截和/或銷毀的動作標識;根據所述動作標識從所述運行記錄清單中確定出存在與所述動作標識對應的動作標簽的攔截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勇軍,未經丁勇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18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