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18337.6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2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露;鄺文輝;張大康;潘一帆;鄧波;周光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至道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111/8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楓;李素蘭 |
| 地址: | 528305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輝 發光 混凝土 | ||
本發明公開了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按照質量份數,包括偏高嶺土20~30份、堿激發劑20~30份、發光粉30~45份、玻璃砂40~50份、鋼化發光骨料60~90份、碳纖維1~2份、混合助劑1~3份和水10~20份;所述鋼化發光骨料的發光強度≥350mcd/m2,余輝時間≥1000min,且壓碎值≤6%。本技術方案提出的一種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有利于在確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的前提下,提升發光地聚物混凝土的發光效果,同時還能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光混凝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粗細骨料、水及其他外加劑按照適量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發光混凝土指的是在混凝土原料中摻入發光材料,在光源的照射下通過發光材料進行吸光儲能,當撤去光源時,長余輝發光材料將緩慢釋放出光能,達到自發光的效果。
現有技術中,發光混凝土的膠凝材料一般為水泥。發光水泥混凝土具有致密的結構,在光的照射下,只有混凝土表面少許發光材料才能進行吸光-放光的作用。致密的發光水泥混凝土結構使得光無法透過表層到達混凝土內部,激發發光材料進行吸光,同樣發光材料也無法透過混凝土表層放光,導致大部分的發光材料無法發揮其作用;同時,水泥為黑色顆粒,顏色較深,其對發光材料的光線具有吸收和遮擋的作用。因此,基于上述原因,發光水泥混凝土的發光亮度及發光余輝時間無法得到提升。
進一步地,現有技術中的發光混凝土若要增強其發光效果,一般會增大混凝土原料中發光粉的添加量,但發光粉添加量過大,會造成施工困難和混凝土內部結構的預破壞,雖然發光混凝土的發光效果得到增強,但卻削弱了其力學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有利于在確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的前提下,提升發光地聚物混凝土的發光效果,同時還能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長余輝發光地聚物混凝土,按照質量份數,包括偏高嶺土20~30份、堿激發劑20~30份、發光粉30~45份、玻璃砂40~50份、鋼化發光骨料60~90份、碳纖維1~2份、混合助劑1~3份和水10~20份;
所述鋼化發光骨料的發光強度≥350mcd/m2,余輝時間≥1000min,且壓碎值≤6%。
優選的,所述碳纖維包括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瀝青基碳纖維,且按照質量比,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所述瀝青基碳纖維的混合比例為1:(1~2)。
優選的,所述碳纖維的彈性模量為255~310GPa。
優選的,按照質量百分比,所述堿激發劑的K2O含量為5.1~8.4%。
優選的,所述堿激發劑包括硅酸鉀溶液和氫氧化鉀溶液,且按照質量比,所述硅酸鉀溶液和所述氫氧化鉀溶液的混合比例為(18~19):(1~2)。
優選的,所述發光粉包括鋁酸鍶系長余輝發光粉和硅酸鹽系長余輝發光粉,且按照質量比,所述鋁酸鍶系長余輝發光粉和所述硅酸鹽系長余輝發光粉的混合比例為(3~4):1。
優選的,所述玻璃砂的粒徑呈Ⅱ區中砂級配分布。
優選的,所述偏高嶺土的煅燒溫度為750~800℃。
優選的,所述混合助劑包括減水劑、消泡劑、分散劑和防沉劑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優選的,按照質量份數,包括偏高嶺土24份、堿激發劑20份、發光粉30份、玻璃砂40份、鋼化發光骨料70份、碳纖維2份、混合助劑2.5份和水12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至道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至道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183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