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環保型垃圾脫水及油水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16908.2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51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葉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30B9/20;C02F9/02;C02F1/4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濰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張蘭 |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環保 垃圾 脫水 油水 分離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環保型垃圾脫水及油水分離裝置,包括外殼、第一分離罐和第二分離罐,所述外殼、第一分離罐和第二分離罐均安裝在底座的頂端,且外殼的軸心線、第一分離罐的軸心線和第二分離罐的軸心線均在同一個豎直平面上;設置有第一分離罐、吸油管、排氣閥、氣泵和輸氣管,第二連管將收集到的滲透液輸入第一分離罐內進行臨時儲存,當滲透液收集足量后,啟動氣泵通過輸氣管向垃圾滲透液中輸入空氣,輸氣管的末端表面開設有大量的細小氣孔,使空氣在垃圾滲透液內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浮的過程中,幫助滲透液中摻雜的油脂顆粒快速上浮,隨著液面升高,當液面沒過吸油管后,通過吸油管對液面頂端漂浮的油脂進行吸取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環保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環保型垃圾脫水及油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隨著科技的進步,環保與科技結合形成智能環保理念,利用物聯網和AI技術提高人們與環保工作的參與度的同時能提高體驗感,目前國家鼓勵人們進行垃圾分類,且部分地區也強制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濕垃圾作為垃圾的一個分類,在處理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脫水處理,因此需要使用到脫水裝置。
而目前在進行垃圾脫水時,通常是通過機械壓力擠壓的方式進行脫水,在擠壓前需要將足量的垃圾放置在容器內,在擠壓的過程中無法及時添加垃圾,因此加工處理的過程不連續,同時由于濕垃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廚余垃圾,因此產生的滲透液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導致滲透液不能直接排放到排水管道中,因此需要對垃圾脫水后產生的滲透液進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提供一種智能環保型垃圾脫水及油水分離裝置,整體結構緊湊,通過兩個脫水輥相互嚙合轉動對垃圾進行擠壓進而使垃圾脫水,實現了可以持續進行垃圾處理的目的,提高了處理效率,且增加了第一分離罐和第二分離罐,通過循環處理垃圾滲透液進而對滲透液中的油脂進行分離,提高了實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包括外殼、第一分離罐和第二分離罐,所述外殼、第一分離罐和第二分離罐均安裝在底座的頂端,且外殼的軸心線、第一分離罐的軸心線和第二分離罐的軸心線均在同一個豎直平面上;
所述外殼內開設有進料槽、脫水倉、排料倉、送料管和過濾倉,且進料槽與脫水倉之間相互連通,同時脫水倉與送料管之間相互連通;
所述第一分離罐的直徑小于第二分離罐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進料槽開設在外殼的頂部,且進料槽呈漏斗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脫水倉包括脫水輥和第一電機,所述脫水輥呈對稱式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均安裝在脫水倉內部,同時兩個脫水輥之間相互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呈對稱式設置有兩個,且兩個第一電機均安裝在外殼的一側外壁,同時兩個第一電機分別通過第一電機軸與兩個脫水輥組成轉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排料倉包括鏈板傳動結構、第二電機和排料口,所述鏈板傳動結構安裝在排料倉內部;所述第二電機安裝在外殼的一側外壁,且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電機軸與鏈板傳動結構組成轉動結構;所述排料口安裝在外殼的一側外壁,同時排料口與排料倉的一端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送料管包括絞龍、第三電機和第一連管,所述絞龍安裝在送料管內部,且絞龍與送料管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電機安裝在外殼的一側外壁,且第三電機通過第三電機軸與絞龍組成轉動結構;所述第一連管的一端與送料管遠離第三電機的一端相連通,且第一連管的另一端與過濾罐的一端相連通,其中過濾罐安裝在過濾倉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慶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169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