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核酸提取、擴增及檢測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09743.6 | 申請日: | 202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24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沈海瀅;戴新華;董蓮華;高運華;歐陽艷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Q1/6837;C12N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歐陽石文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核酸 提取 擴增 檢測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種用于核酸擴增及檢測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上層(1)、芯片下層(2),芯片上層(1)與芯片下層(2)連接組裝成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層(1)包括試劑池(3)、微流控通道(4)、核酸擴增池(5)和控制孔(6),所述微流控通道(4)一端與所述試劑池(3)相聯通,另一端與所述控制孔(6)聯通,中途連通經過所述核酸擴增池(5);
所述試劑池(3)為芯片上層(1)上的通孔,底部與所述芯片下層(2)貼合,形成用于儲存試劑的小室;所述微流控通道(4)位于所述芯片上層(1)的底部,與所述芯片下層(2)貼合,形成引導液體在芯片內的流動通道;所述核酸擴增池(5)位于所述芯片上層(1)的底部,與所述芯片下層(2)貼合,形成核酸擴增區域;所控制孔(6)與所述核酸擴增池(5)聯通,并且在所述芯片上層(1)形成開口;
所述芯片下層(2)對應于微流控通道(4)區域設置有磁珠固定區(7),所述磁珠固定區(7)內形成微腔結構(8),其是芯片下層(2)上形成的向微流控通道(4)開口的凹陷空間,以作為磁珠的容納空間,微腔結構(8)處用于實現核酸的提取,且所述微腔結構(8)僅能容納一個磁珠;所述微腔結構通過使其內部均勻地附著傳導磁場的物質,和/或通過化學修飾的方法增強其親水性,其為正方體,邊長大于磁珠直徑,小于兩倍磁珠直徑;且多個所述微腔結構(8)形成微腔結構陣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層(1)材料為塑料或橡膠,上層的厚度為3-10m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層(1)材料為環烯烴類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或聚二甲基硅氧烷。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試劑池(3)為圓柱體或長方體結構的;所述核酸擴增池(5)的形狀為圓柱體、橢圓柱體、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下層(2)的材質為塑料或橡膠,厚度為0.1-5.0mm。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下層(2)的材質為環烯烴類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或聚二甲基硅氧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結構陣列是矩形陣列、圓形陣列或者不規則陣列。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使用電解以使微腔結構內均勻地附著鎳,并通過化學修飾的方法增強其親水性,以使磁珠更容易進入微腔結構內。
9.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芯片上層(1)與芯片下層(2)是通過等離子清洗處理后,經共價交聯組裝成微流控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974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玻璃微珠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正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