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標識與識別遠程應用窗口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09367.0 | 申請日: | 202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51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袁進坤;張文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機敏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1 | 分類號: | G06F9/451 |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尚于杰;祁文彥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雨***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標識 識別 遠程 應用 窗口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態標識與識別遠程應用窗口的方法及系統,該系統包括設備終端、云應用客戶端、客戶端檢測模塊、云應用服務器和云應用窗口監控模塊。在云端服務器中給每個打開的云應用窗口增加一個帶有身份標識的子窗口,并在子窗口的標題欄上攜帶該云應用窗口的應用程序原始數據信息,這樣就可以向客戶端傳遞完整、準確的原始數據結構。通過使用跨進程的子窗口技術來實現的云應用窗口原始數據信息傳遞,這樣在客戶端能夠知道每個窗口屬于哪些應用,從而支持用戶能夠做到防止即時通信程序的重復打開,從客戶端注銷窗口中確認哪些應用正在運行,統計上報客戶端使用過哪些云應用等等附加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云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動態標識與識別遠程應用窗口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云桌面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使用場景已經從辦公桌面上云開始進一步向應用上云進行深入發展。通過云應用的部署,用戶可以像使用微信小程序一樣使用已有的電腦軟件,不需要在自己的電腦上安裝繁冗的各種軟件,可以通過應用軟件商店直接雙擊打開傳統的Office、3D設計甚至自己開發的軟件應用,從而避免了個人電腦空間不足、軟件的系統兼容性、電腦故障運維麻煩、軟件許可證太少、文檔保密性等等各種問題,這就是云應用帶來的最明顯的好處。
云應用與桌面不同之處在于它是將日常工作需要用到的應用程序統一部署在云平臺中,用戶所在的本地電腦只需要安裝唯一的客戶端軟件包,打開并且登錄后,就可以在云平臺的應用商店界面中瀏覽、搜索工作需要的應用程序,然后直接點擊打開使用即可,無須在本地電腦上下載安裝,與在本地電腦上使用應用程序的體驗無差別。
用戶使用云應用的過程與云桌面不同之處在于只看到了運行在云端的程序窗口,就像一個安裝在本地電腦上的軟件運行一樣,顯示在自己的本地電腦桌面上。其實,云應用窗口的打開、渲染以及交互過程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統內核的窗口管理機制,當云端主機桌面上的應用程序被打開后,通過捕捉窗口對象生命周期中的一系列事件,將窗口對象的屬性參數信息通過網絡通道傳遞到客戶端,由客戶端利用這些數據在其本地構建出同樣的窗口對象并渲染到客戶端桌面上。
當用戶在本地電腦上對云應用進行窗口交互時,交互行為將會被發送到云端進行處理,并反饋結果,例如:鼠標事件、鍵盤事件、觸摸屏事件、其它外設事件等等??蛻舳说倪@些窗口交互行為將會被按需發送到云端,觸發窗口的外觀、位置、大小發生變化或者銷毀,過程體驗如同操作本地電腦上的對應窗口一樣,做到云端和本地的無縫融合。
用戶在本地電腦上對云應用進行窗口交互的整個過程中,用戶雖然看到自己在本地電腦上運行了多個云應用,但是其實這些應用窗口都是同一個云應用客戶端軟件播放出來的窗口,本地電腦的任務管理器里面找不到對應這些云應用的一個個進程。這就給某些場景帶來了麻煩。例如,用戶希望看到這些云應用窗口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應用程序進程,盡管肉眼可以識別,但是無法通過編程的手段進行鑒定,只靠窗口類型、窗口標題、窗口大小、窗口位置坐標、窗口外觀位圖等這些信息是無法精確獲得應用程序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動態標識與識別遠程應用窗口的方法,解決現有云應用技術中,用戶無法在本地電腦的任務管理器里面查看到對應云應用的一個個進程,不能通過編程的手段進行鑒定這些云應用窗口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應用程序進程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動態標識與識別遠程應用窗口的方法,在云端服務器中給每個打開的云應用窗口增加一個帶有身份標識的子窗口,并在子窗口的標題欄上攜帶該云應用窗口的應用程序原始數據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機敏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機敏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9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