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感溫熱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06798.1 | 申請日: | 2020-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33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佟少楠;李路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瀚典熱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B29C45/73;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內感溫熱咀,包括熱咀殼體,殼體內設有熱咀本體、加熱器和咀芯組件,咀芯組件通過法蘭連接于熱咀本體的一端,加熱器套設于熱咀本體的外部;熱咀本體的內部設有第一流道,咀芯組件的內部設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互相連通;咀芯組件包括前咀芯和后咀芯,前咀芯與后咀芯互相連接;前咀芯的內部中間位置設有感溫線探頭棒,感溫線探頭棒的一端位于前咀芯的芯口上方,感溫線探頭棒內設有感溫線。本發明的一種內感溫熱咀,通過巧妙的設計,使得設有感溫線的感溫線探頭棒設置在咀芯組件的前咀芯的芯口上方處,能更精確地感溫出前咀芯的芯口出膠處的溫度,減少次品率,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注塑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感溫熱咀。
背景技術
隨著注塑成型技術的發展,熱流道技術更加廣泛地運用于注塑模具中。熱咀是熱流道系統中重要的部件,注塑模具中熱咀指的就是熱流道,熱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將融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的加熱組件組合。目前中國市場塑膠產品的成型中注塑已經占有非常重要位置,而注塑主要分為冷流道和熱流道,注塑熱咀主要用在熱流道。現有的熱流道主要是通過熱咀將液態塑膠注入到模具中,經冷卻后形成產品的。
然而,現有熱咀的感溫點距離出膠口太遠,出膠口的溫度經過一段路程的散熱后達到感溫點,導致感溫不準,從而降低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感溫熱咀,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熱咀感溫不準導致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內感溫熱咀,包括熱咀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熱咀本體、加熱器和咀芯組件,所述咀芯組件通過法蘭連接于所述熱咀本體的一端,所述加熱器套設于所述熱咀本體的外部;所述熱咀本體的內部設有第一流道,所述咀芯組件的內部設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互相連通;所述咀芯組件包括前咀芯和后咀芯,所述前咀芯與后咀芯互相連接;所述前咀芯的內部中間位置設有感溫線探頭棒,所述感溫線探頭棒的一端位于所述前咀芯的芯口上方,所述感溫線探頭棒內設有感溫線。
進一步地,所述前咀芯和后咀芯的連接處套設有正極感溫線連接環和負極感溫線連接環,所述感溫線的正極置于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環內,所述感溫線的負極置于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環內。
進一步地,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環包括正極感溫線連接內環和正極感溫線連接外環;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外環套設于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內環的外部,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內環的外部設有正極感溫線槽,所述感溫線的正極置于所述正極感溫線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正極感溫線連接內環和正極感溫線連接外環的一側分別設有互相對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向所述正極感溫線槽。
進一步地,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環包括負極感溫線連接內環和負極感溫線連接外環;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外環套設于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內環的外部,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內環的外部設有負極感溫線槽,所述感溫線的負極置于所述負極感溫線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負極感溫線連接內環和負極感溫線連接外環的一側分別設有互相對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向所述負極感溫線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熱咀本體的內部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咀芯組件的內部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熱咀本體的另一端與所述加熱器之間連接有墊圈。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器包括銅套和發熱絲,所述銅套上設有呈螺旋狀結構的發熱絲槽,所述發熱絲置于所述發熱絲槽中。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內感溫熱咀,通過巧妙的設計,使得設有感溫線的感溫線探頭棒設置在咀芯組件的前咀芯的芯口上方處,能更精確地感溫出前咀芯的芯口出膠處的溫度,減少次品率,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瀚典熱流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瀚典熱流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67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感器和系統
- 下一篇:基于游戲直播的主播輸入操作分享與顯示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