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05065.6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3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水寒;黃璐琦;謝誼;曾宏亮;周融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8/9789 | 分類號: | A61K8/9789;A61K8/55;A61K8/25;A61K36/87;A61Q11/00;A61P29/00;A61P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齊寶玲 |
| 地址: | 410000***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解 口腔潰瘍 消腫 止痛 牙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牙膏是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按照重量份數計,二水合磷酸氫鈣28?38份、含水硅酸1?6份、甘油10?16份、聚乙二醇?400 4?10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黃原膠0.1?0.7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6份、糖精鈉0.1?0.7份、藤茶3?10份、冬梨茶2?8份、植酸鈉3?12份、薄荷醇0.5?1.5份、殼聚糖0.1?0.6份、磷硅酸鈣鈉(生物活性玻璃)1?6份、純水35?45份。其是一款添加冬梨茶、藤茶萃取精華和抗過敏成分磷硅酸鈣鈉的純天然牙膏,主要針對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灼痛,并具有較好的保護修復潰瘍、消腫止痛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日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的具有消炎止痛、防過敏效果的牙膏大多添加了西藥成分:雙氯苯雙胍己烷、甲硝達唑等,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口腔內正常菌群失調,嚴重者甚至有致突變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天然成分、療效顯著且能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牙膏是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按照重量份數計:
二水合磷酸氫鈣28-38份、含水硅酸1-6份、甘油10-16份、聚乙二醇-4004-10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黃原膠0.1-0.7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6份、糖精鈉0.1-0.7份、藤茶3-10份、冬梨茶2-8份、植酸鈉3-12份、薄荷醇0.5-1.5份、殼聚糖0.1-0.6份、磷硅酸鈣鈉(生物活性玻璃)1-6份、純水35-45份。
優選的,所述牙膏是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按照重量份數計:
二水合磷酸氫鈣32份、含水硅酸4份、甘油15份、聚乙二醇-400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份、黃原膠0.6份、十二烷基硫酸鈉5份、糖精鈉0.4份、藤茶4份、冬梨茶8份、植酸鈉5份、薄荷醇1份、殼聚糖0.5份、磷硅酸鈣鈉(生物活性玻璃)3份、純水40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添加冬梨茶、藤茶提取物和抗過敏成分磷硅酸鈣鈉的純天然牙膏,其中冬梨茶和藤茶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的效果,而磷硅酸鈣鈉有抗過敏、修復口腔潰瘍創面的作用,該牙膏主要針對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灼痛,并具有較好的保護修復潰瘍、消腫止痛的效果。
具體的,本發明選用的藤茶提取物和冬梨茶提取物,均為人民日常飲用的茶飲中的提取物,是天然的、安全的,且經動物實驗驗證,具有一定的消炎鎮痛效果,對牙齒和口腔有護理作用。
冬梨茶主要分布廣東、廣西、湖南三地,為古珍稀植物,落葉喬木,薔薇科,蘋果屬。民間習慣采葉做茶飲,主要含有黃酮類、多酚類、萜類、氨基酸、維生素、鐵、銅、鋅等礦物質,具有防癌、降壓、保肝、消炎止痛、健齒、抑菌的作用。
藤茶是顯齒蛇葡萄的嫩葉經過殺青、揉捻、烘干而成的類茶制品,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酚類、多糖及揮發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護肝、降糖降脂、調節免疫的作用。
磷硅酸鈣鈉是一種1971年制備出來的以硅酸鹽和鈣磷酸鹽為主要基質的人工復合生物材料,能適應人體的特殊環境,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對骨和牙體硬組織再生、口腔潰瘍治療具有一定作用。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適于規?;a的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的制備方法。
一種緩解口腔潰瘍、消腫止痛的牙膏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未經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50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