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品識別的艦艇備件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04974.8 | 申請日: | 202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8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允;梁鴻;劉曉白;黃志偉;馬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V20/60 | 分類號: | G06V20/60;G06V10/74;G06N3/04;G06N3/08;G06T5/00;G06T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專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許麗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物品 識別 艦艇 備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物品識別的艦艇備件識別方法,包括:一、建立圖像信息庫所用的外觀圖像文件;二、備件的基本信息與備件的外觀特征信息相互關聯;三、設置相似度初始閥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初步模糊識別,借助備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輔助實現對備件的精確識別;四、人工輔助識別結果反饋至備件信息特征庫并對其算法進行優化訓練,相似度超過99%,確認為備件的完全智能識別;五、利用訓練后的信息庫及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物品識別。本發明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方法,可首先基于外形輪廓實現備件的模糊判別,借助關聯的備件初始基本信息再由人工輔助判斷,實現精確識別,有效提高備件識別效率和精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艦艇備件數據庫建立及應用技術,具體涉及基于智能識別技術的艦艇備件數據庫建立及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物品的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實現對艦艇備品備件等物品在無信息標識情況下的快速識別與定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手段,攝取備件圖像信息并通過訓練優化建立物品外表特征信息庫,物品的基本信息與物品的特征信息進行關聯形成一一對應關系。物品的基本信息為標準化、結構化信息,構成物品的唯一標識。
隨著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的發展,對傳統艦艇裝備綜合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備件智能識別方法能夠快速提高艦艇備件保障的精確性。目前國內部分艦艇已配備了基于條形碼應用的備品備件管理系統,但與實際需求相比,還存在以下問題:
艦艇備件備品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存儲位置分散在艦艇各個角落,雖然每種備件都具有可識別的唯一編碼,但是在不熟悉備件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對拆卸下來需更換的備件的庫存查詢是一件耗時費力的工作,對艦艇備件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艦艇備件備品采用條碼識別存在的耗時費力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基于物品識別的艦艇備件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建立圖像信息庫所用的外觀圖像文件;
二、備件的基本信息與備件的外觀特征信息相互關聯,唯一確定;
三、設置相似度80%~90%初始閥值,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初步模糊識別,輸出相似度最高的至少5例,借助備件基本信息由人工輔助實現對備件的精確識別;
四、人工輔助識別結果反饋至備件信息特征庫并對其算法進行優化訓練,相似度超過99%,確認為備件的完全智能識別;
五、利用訓練后的信息庫及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物品識別。
步驟一中:圖像信息庫所用的外觀圖像文件包括備件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斜視圖等,攝取的圖像無特殊光線和無關背景的干擾,圖像比例設置為4:3~16:9之間的常用圖像比例,備件的最大外形投影面積占圖片面積大小在1/5-1/3之間。
外觀圖像文件是由初始獲取的原始圖像經過圖像預處理得到。
所述圖像預處理包括光線補償、灰度變換、直方圖均衡化、歸一化、幾何校正、濾波以及銳化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二中:選取人工智能算法,對備件的外觀特征進行建模和訓練,建立備件外觀特征信息庫,備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備件名稱、規格型號、零件號、外觀尺寸、物資編碼、壽命期、重量、庫存數量和存儲位置。
根據備件的形狀描述以及他們之間的距離等特性來獲得有助于備件分類的特征數據。特征數據包括特征點間的歐氏距離、曲率和角度,基于特征向量法,確定備件的大小、位置、特征點間距離等幾何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未經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49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