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主廠站信息及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系統及校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03612.7 | 申請日: | 2020-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9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宇;高吉普;徐長寶;林呈輝;祝健楊;辛明勇;張歷;孟令雯;陳勝;徐宗瑾;劉斌;張承模;肖小兵;陳敦輝;代奇跡;李博文;汪明媚;古庭赟;李鑫卓;唐賽秋;馮起輝;張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主廠站 信息 二次 回路 一致性 校驗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主廠站信息及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系統及校驗方法,它包括:過程層測試模塊連接待測保護和測控間隔層IED的過程層接口,完成相應的模擬量、硬接點開關量、SV報文、GOOSE報文輸入和輸出;站控層測試模塊連接MMS網和遠動裝置的104網,一方面作為104網和MMS客戶端監聽IED和遠動裝置上送的信息,另一方面作為MMS服務端模擬IED上送信息;主站端調試模塊:所述主站端調試模塊與站控層測試模塊配合,實現主廠站信息一致性校驗;解決了現有技術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調試效率低;人工驗收核對會帶來信息遺漏和信息錯誤風險,難以保證監控系統信號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影響了對點調試質量等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自動化檢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主廠站信息及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系統及校驗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變電站中保護、監控、計量系統的采樣常規互感器+合并單元的方式實現,采樣環節由原來的保護、測控、計量等裝置前移并分散到各就地采樣的合并單元完成。合并單元采樣都需經過模/數(A/D)轉換、數據處理以及傳輸等環節,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智能變電站的數字采樣從一次電流、電壓輸入至保護裝置最終接收到SV需要一定的延時。
智能變電站在現場調試環節一般不必再驗證二次裝置邏揖、通信等問題,而將重點放在施工正確性的驗證上,采取模擬的方式進行驗證,調試人員在現場設備施加電氣模擬量和開關量檢查監控系統人機界面反應為主要手段,驗證監控及遠動系統的正確性,此方法可同時檢査電氣二次回路接線的正確性、光纖連接和交換機配置的正確性以及人機界面制作的正確性。
變電站監控系統的現場對點以及主廠站之間的遠動對點需要現場人員、監控人員與調度人員相互配合完成。一般是現場人員對監控的量測逐一施加模擬量或者觸發狀態量,監控人員予以監視現場確認,并與調度人員遠方確認后再進行下一個。對點調試在現場調試環節占用了較大的人力、物力和工時。據調研,變電站對點工作量占整體調試工作的30%左右,主廠站對點一般要耗時3~6星期,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調試效率低。此外人工驗收核對帶來的信息遺漏、信息錯誤的風險,難以保證監控系統信號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影響了對點調試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主廠站信息及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系統及校驗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變電站監控系統的現場對點以及主廠站之間的遠動對點需要現場人員、監控人員與調度人員相互配合完成,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調試效率低;人工驗收核對會帶來信息遺漏和信息錯誤風險,難以保證監控系統信號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影響了對點調試質量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主廠站信息及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系統,它包括:
過程層測試模塊:所述過程層測試模塊連接待測保護和測控間隔層IED的過程層接口,完成相應的模擬量、硬接點開關量、SV報文、GOOSE報文輸入和輸出;
站控層測試模塊:所述站控層測試模塊連接MMS網和遠動裝置的104網,一方面作為104網和MMS客戶端監聽IED和遠動裝置上送的信息,另一方面作為MMS服務端模擬IED上送信息;
主站端調試模塊:所述主站端調試模塊與站控層測試模塊配合,實現主廠站信息一致性校驗;主站端調試模塊與調度數據網連接;
所述調度數據網通過前置機與站控層測試模塊和調度主站連接。
它還包括監控主機,所述監控主機與MMS網連接。
遠動裝置與MMS網連接。
校驗方法它包括: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遠動裝置轉發配置校驗和主廠站信息一致性校驗。
所述二次回路一致性校驗方法包括:
步驟1、站控層測試模塊導入SCD或者CID文件,通過分析待測IED的邏輯節點獲取二次回路信息,二次回路信息包括站控層信息及對應的過程層信息;站控層信息包括遙測和遙信信息;過程層信息包括虛端子、模擬量和開關量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36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