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03338.3 | 申請日: | 2020-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8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海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42 | 分類號: | H02M7/42;H02M7/49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賈振勇 |
| 地址: | 21417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并網 逆變器 控制 dq 旋轉 坐標系 方法 | ||
本發明適用于三相并網逆變器解耦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所述直流組網的光儲微網系統包括: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以及電感電流;根據所述電感電壓以及所述電感電流建立所述電感電壓的初始電壓矩陣;對所述初始電壓矩陣進行DQ旋轉坐標系變換得到對應的目標電壓矩陣;根據所述目標電壓矩陣得到對應的耦合量;根據所述耦合量對DQ進行解耦。通過檢測電感電壓進行前饋,并基于電感電壓實現DQ之間解耦,可以避免電氣參數變化對控制性能的影響,進而有效避免電感感值變化對解耦帶來的影響。提高DQ解耦的準確性以及解耦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三相并網逆變器解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
背景技術
對三相并網逆變器的控制,一般要牽涉到DQ變換。在由ABC坐標系到DQ旋轉坐標系變換的結果表達式中,存在DQ之間的電氣量耦合。這些耦合對于控制性能存在較為明顯的影響,最終影響了設備性能。為了達到更好的控制性能,一般會對DQ進行解耦。在對電感電流DQ耦合解耦時,根據電感電流、感值、頻率計算出耦合值,然后作用于控制前饋中。
但是,電力電子設備中的電感感值不是一個恒定的值,而是隨著電感電流的增加而衰減。這些因素導致在對DQ解耦過程中計算的耦合值不準確,進而對控制性能產生影響。可見現有的逆變器解耦方法存在解耦準確性低以及性能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逆變器解耦方法存在解耦準確性低以及性能差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所述應用于并網逆變器控制的DQ旋轉坐標系解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以及電感電流;
根據所述電感電壓以及所述電感電流建立所述電感電壓的初始電壓矩陣;
對所述初始電壓矩陣進行DQ旋轉坐標系變換得到對應的目標電壓矩陣;
根據所述目標電壓矩陣得到對應的耦合量;
根據所述耦合量對DQ進行解耦。
更進一步地,所述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的步驟包括:
通過分壓電阻檢測所述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的步驟包括:
通過電壓互感器檢測所述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的步驟包括:
通過變壓器檢測所述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獲取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的步驟包括:
通過檢測電感兩端的電壓,并做差值處理得到所述并網逆變器的電感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耦合量對DQ進行解耦的步驟包括:
獲取輸出D軸電壓以及電感電壓D軸電壓;
控制輸出D軸并加上所述電感電壓D軸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耦合量對DQ進行解耦的步驟還包括:
獲取輸出Q軸電壓以及電感電壓Q軸電壓;
控制輸出Q軸并加上電感電壓Q軸電壓。
更進一步地,所述并網逆變器為LCL濾波器型逆變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LCL濾波器型逆變器包括第一相電電路、第二相電電路、第三相電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33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