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酸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02403.0 | 申請日: | 2020-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11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時君友;陳秀強;段喜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31/16 | 分類號: | B01J31/16;C07C51/23;C07C53/02;C01G3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田玉菲 |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綠色環保型固體催化劑,特指一種多酸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將MoO3、KOH、NH4VO3、KCl和水加入燒杯中得到混合溶液,加熱后加入鹽酸溶液,停止加熱后,當溫度降到40?50℃時過濾,濾液陳化過夜,得到黃色針狀晶體,即為多酸催化劑。將堿木質素、多酸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和水加入到高壓反應器中,通入氧氣,加熱攪拌,使堿木質素轉化為甲酸。本發明與傳統甲酸制備相比,反應物由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改為可再生的生物質,使得甲酸的生產具有可持續性,生產過程中沒有污染環境的物質參與和生成,綠色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色環保型固體催化劑,特指一種多酸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制備的多酸催化劑可用于催化木質素制備甲酸。
背景技術
隨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人們將目光集中在可再生資源上,生物質材料及能源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生物質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生物質在地球上廣泛存在,它是通過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機物,主要包括糖類(如單糖、淀粉等)、木質纖維素、油脂等,因此,生物質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寶庫。
其中,木質纖維素生物質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木質素組成,在植物中大量存在,如木材、草、竹子、玉米桿和甘蔗。而木質素是僅次于纖維素最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其組成因生物質資源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木質素富含-OH基團,這使得它很容易被氧化為甲酸。
甲酸是一種重要的、應用廣泛的有機化學品。此外,甲酸還被用作許多氫化反應的氫供體,甚至用于一些重要的生物質氫化。更重要的是,甲酸被認為是未來的儲氫載體,因為它可以在溫和的條件下分解成氫。考慮到能源分布和儲存,氫有可能成為終極能源之一。
目前我國生產甲酸主要采用的工藝為甲酸鈉法,最大生產能力為每年32萬噸,該工藝生產規模容易調節,但產品濃度僅為85%~90%。而且甲酸鈉法具有生產規模小、連續化程度低、成本比較高、副產物難以處理、污染嚴重等弊端(參考論文張敏等.甲酸用途與生產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01):310-313.)。國際上生產甲酸的主流工藝為甲酸甲酯水解法,該工藝不需要加入其它催化劑即可得到甲酸,分離較容易,生產甲酸純度高,但目前水解工藝技術和設備材質要求比較苛刻,前期投入成本高(參考論文高慧敏等.甲酸生產技術新進展[J].云南化工,2014,41(03):32-36.)。以上兩種工藝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均來自于化石能源,不具有可持續性,且生產過程使用大量的酸和堿,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如今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利用可再生和豐富的生物質資源來生產甲酸。
多金屬氧酸鹽(POMs),也稱為多酸,具有可控的氧化性、無毒、無污染的特點,是綠色環保型催化劑。反應采用均相多金屬氧酸鹽催化劑,以氧為氧化劑,在水相中進行。在溫度低于100℃的情況下,廣泛的生物質可用于這一過程,液相中唯一的產物是甲酸,同時唯一的氣態副產品是CO2。由于完全轉化后只能生產這兩種產物,這種工藝避免了許多生物煉制反應中常見的問題,比如復雜的產品混合物,包括粘性聚合物或焦油的形成。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酸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為實現這一目的,通過以下方案予以實施。
催化劑由下列方法制備得到:
將MoO3、KOH、NH4VO3、KCl和水按質量比為1-5:1-5:3-5:4-8:100加入燒杯中得到混合溶液,加熱到80~100℃,然后按照混合溶液與鹽酸溶液體積比10:1的比例,加入濃度為1-2mol/L的鹽酸溶液,停止加熱后,當溫度降到40-50℃時過濾,濾液陳化過夜,得到黃色針狀晶體,即為多酸催化劑。
本發明提供的多酸催化劑催化氧化木質素為甲酸的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華大學,未經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24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