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計及故障率影響含電動汽車的分布式電源選址定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02389.4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0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麗葉;王海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7 | 分類號: | G06F30/27;G06N3/00;G06Q30/02;G06Q50/06;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故障率 影響 電動汽車 分布式 電源 選址 方法 | ||
1.一種計及故障率影響含電動汽車的分布式電源選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電源包括風力發電機組和光伏發電機組,負荷包括用戶負荷和電動汽車充電負荷,所述分布式電源選址定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分布式電源、用戶負荷和電動汽車充電負荷的不確定性模型;
S11、風電出力不確定性模型
風機出力PWT與風速v的函數關系為:
式中:PS,WT為風機額定功率;vin為切入風速;vs為額定風速;vout為切出風速;
風速概率密度函數f(v)為:
式中:k,c為威布爾形狀參數和尺度;
S12、光伏出力不確定性模型
光伏出力PPV與光照強度r的函數關系為:
式中:sm為單位光伏陣列的面積;M為光伏陣列的總數;ηm為光伏陣列光電轉換效率;
光伏陣列輸出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數為:
式中:α,β為Beta分布的形狀參數;Γ(*)為伽馬函數;rmax為最大光照強度;
S13、用戶負荷不確定性模型
用戶負荷的概率密度函數為:
式中:Pl、Ql分別表示有功負荷與無功負荷;μP和σP分別為有功負荷的期望值與標準差;μQ和σQ分別為無功負荷的期望值與標準差;
S14、電動汽車充電負荷不確定性模型
電動汽車用戶日行駛里程d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數f(d)及行駛期望值E(D)為:
式中:μd和σd為日行駛里程的期望值與標準差;
電動汽車開始充電時刻x服從正態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數f(x)為:
式中:μa和σa為電動汽車開始充電時刻的期望值與標準差;
電動汽車充電時長t服從正態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數f(t)為:
式中:μt和σt為電動汽車充電時長的期望值與標準差;
S2、建立元件時變故障模型,獲得隨時間變化的元件故障率、元件修復率、平均保障延誤時間和元件失效率;
首先求出PV、WT、EVCS的單位光伏面板、風機和充電樁的故障率,然后再求出PV、WT和EVCS的整體故障率;
S21、元件故障率
在電力系統中,元件故障率的威布爾分布來表達式為:
元件故障率的威布爾概率密度函數為:
式中:λ(t)為元件故障率;γ為威布爾形狀參數;θ為特征壽命;
S22、元件修復率
元件修復率由元件維修時間MTTR概率分布函數和元件維修時間概率密度函數決定,其中元件維修時間使用疊加指數分布來描述,元件維修時間概率分布函數G(t)和概率密度函數g(t)為:
式中:αr、βr為該指數的形狀和尺寸參數;
則元件修復率μ(t)為:
式中:g(t)為元件維修時間概率密度函數;G(t)為元件維修時間概率分布函數;
S23、平均保障延誤時間
平均保障延誤時間MLDT通過產品穩態可用度獲得,產品穩態可用度A和產品平均壽命MTBF為:
式中:ηr、δr為威布爾尺度和形狀參數;
產品穩態可用度A簡化表達為:
式中:μ(t)為元件修復率;λ(t)為元件故障率;
其中,MTTR為元件維修時間;式(11)求期望得出,則由式(14)、(15)、(16)聯立求得MLDT;
S24、元件失效率
元件失效率由元件故障概率密度函數f(t)和元件可靠性概率密度函數R(t)表示,其中元件可靠性概率密度函數R(t)為:
式中:λA為可靠性常數;
元件失效率表示為:
S3、求解PV整體故障率、EVCS整體故障率和WT整體故障率;
S31、獲得PV整體故障率
用二項分布來表示光伏陣列的整體故障率,如下式:
式中:k為正在運行的光伏面板數;M為光伏面板總數;λPV(t)為光伏面板故障率,由式(9)求得;
S32、獲得EVCS整體故障率
EVCS情況與光伏發電站情況相同,由同一型號的充電樁組成一個EVCS,每一個充電樁之間運行彼此獨立,因此能用二項分布來表示EVCS整體故障率,如下式:
式中:l為正在運行的EV充電樁數;N為EV充電樁總數;λPV(t)為光伏面板故障率,由式(9)求得;
S33、WT整體故障率
風電機組與上述兩種情況不同,風電機組故障分為兩種狀態,即停運狀態和降額狀態;在降額狀態下運行時,風電的實際出力要乘以降額系數來表示;
使用Markov鏈分析該模型得風電機組的停運概率PS,WT和降額概率PD,WT為:
式中:μD(t)為降額修復率;λS,WT(t)為停運轉移率;λD,WT(t)為降額轉移率;μS(t)為停運修復率;
則WT整體故障率和實際出力為:
式中:U為[0,1]上的隨機值;αD,WT為降額系數;
S34、系統運行風險滿意度函數Rrisk能用下式表示:
式中:rrisk表示系統運行風險指標;Pl,PV、Pl,WT、Pl,EV分別為PV、WT、EV充電樁的元件失效率;Pf,PV、Pf,WT、Pf,EV分別為PV、WT、EV充電樁的整體元件故障率;PRE,PV、PRE,WT、PRE,EV分別為PV、WT、EV充電樁的預期出力;ρ1、ρ2、ρ3分別為權重系數,滿足ρ1+ρ2+ρ3=1;PWT為WT實際出力;tRE,PV、tRE,WT、tRE,EV分別為PV、WT、EV充電樁的平均維修時間;tDE,PV、tDE,WT、tDE,EV分別為PV、WT、EV充電樁的平均保障延誤時間;
S4、系統綜合性能指標包含系統網損指數、無功損耗指數、線路負載指數和電壓偏差指數:
①系統網損指數RPloss:
式中:P∑loss為有DG和EVCS潮流計算線路上損耗功率;Ploss為沒有DG和EVCS潮流計算線路上損耗功率;
RPloss表明了DG和EVCS的滲透對于系統有功網損的影響,RPloss越小系統性能越好;
②無功損耗指數RQloss:
式中:Q∑loss為有DG和EVCS潮流計算線路上損耗的無功功率;Qloss為沒有DG和EVCS潮流計算線路上損耗的無功功率;
RQloss表明了DG和EVCS的滲透對于系統無功網損的影響,RQloss越小系統性能越好;
③線路負載指數RL:
式中:PLi為第i條線路負載;PSi為第i條線路容量;
RL表明了所有線路中線路負載與容量比值的最大值,RL越小線路可用容量越大,系統性能越好;
④電壓偏差指數RV:
式中:V1為變電站節點電壓;Vi為第i節點電壓偏差;
RV表明了節點與變電站電壓偏差比值的最大值,RV越小表示電壓偏差越小,系統性能越好;
加權后得到系統網絡綜合性能指標:
式中:αr為收縮系數;取0.4,ξ1、ξ2、ξ3、ξ4為各指標權重,滿足ξ1+ξ2+ξ3+ξ4=1,R越大,系統性能越好;
S5、雙層DG、EVCS協調規劃模型
S51、建立上層模型
S511、確定上層目標函數
上層目標函數為步驟S34中所述的系統運行風險滿意度函數Rrisk最大;
S512、確定上層約束條件
上層約束包含潮流約束和DG約束,
S5121、潮流約束
①系統功率平衡約束
式中:Pis、Qis分別為第i個節點的有功和無功注入功率;Ui、Uj為節點i和節點j的電壓幅值;Gij、Bij、δij分別為節點i與j之間的導納和相角差;
②電壓偏差約束
|V1-Vj|≤ΔVmax (31)
式中:ΔVmax為允許的最大電壓偏差;
③線路負載約束
PLi≤PSi (32)
式中:PSi為第i條線路的最大容量;
S5122、DG約束
①DG滲透率約束
ηDG≤ηDG,max (33)
式中:ηDG,max為DG最大滲透率;
②DG節點最大安裝容量約束
Pi,DG≤Pimax,DG (34)
式中:Pi,DG為第i節點DG安裝總容量;Pimax,DG為第i節點DG最大安裝容量;
S52、建立下層模型
S521、確定下層目標函數
下層目標函數即步驟S4中所述的系統網絡綜合性能指標R最大,
S522、確定下層約束條件
下層約束包含潮流約束和EV約束;
S5221、潮流約束
潮流約束包含系統功率平衡約束、電壓偏差約束、線路負載約束,與上層規劃中所述的潮流約束一致;
S5222、EV約束
①EVCS滲透率約束
ηEV≤ηEV,max (35)
式中:ηEV,max為EVCS最大滲透率;
②DG就地消納約束
EVCS的選址位置影響了DG消納效果,EVCS選在DG位置的節點或附近的節點能促進DG的消納,并對EV選址位置進行約束,如下:
式中:α為0-1決策變量,該節點存在DG或EVCS為1,否則為0;αi,DG,αij,EV分別為第i節點DG 0-1決策變量和與它相鄰節點的EVCS 0-1決策變量;
S6、利用改進粒子群算法與內點法結合的混合搜索策略求解上述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238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