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01981.2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3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高超;何慧義;任其飛;張磊;張明紅;束文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晶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S20/20 | 分類號: | F24S20/20;F24S23/77;F24S70/6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劉生昕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太陽能 發電 裝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包括聚光罩,所述聚光罩一側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調向機構,所述聚光罩另一側的外圈固定安裝有若干個等間隔布置的采光單元,所述聚光罩另一側的中心固定安裝有聚熱機構,所述聚熱機構包括聚熱塔,所述聚熱塔內壁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轉熱單元,所述轉熱單元包括隔熱罩,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其通過設置可調節的采光單元,使得采光板的姿態可變,使得聚光器的整體的聚光位置能夠進行靈活調整,通過設置若干個反光單元,并在聚熱塔上開設若干個通光口,對照射在聚熱塔不同位置的太陽光進行反射吸收,提高設備整體對太陽能的吸收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
背景技術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能聚光器先將太陽能輻射能轉化為熱能,然后后經過各種方式轉換成電能的技術形式。太陽能熱發電包括:聚光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半導體溫差發電、太陽能煙囪發電、太陽池發電和太陽能熱聲發電。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目前已經商業化大規模運用的技術形式,其是一個集熱式的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系統,聚光器將低密度的太陽能轉換成高密度的能量,經由傳熱介質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通過熱力循環做功,實現電能轉換。
聚光器是使用反射鏡或透鏡,利用光學原理將大面積的陽光匯聚到一個相對細小的集光區中,令太陽能集中,在發電機上的集光區受太陽光照射而溫度上升,由光熱轉換原理令太陽能換化為熱能,熱能通過熱傳導發電機做功驅動發電機,從而產生的電力。
現有的聚光太陽能熱發電設備其聚光器多為固定設置的多個反射鏡和透鏡構成,其對太陽光的反射角度固定,只能通過調整整個聚光器的姿態和角度實現對聚光點的改變,使用調節的靈活性較差;且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設備其聚熱裝置往往只設置一個聚熱位置,對于分散在聚熱裝置其余位置的熱量不能起到吸收作用,使得整體的聚熱效率較低,影響太陽能熱發電設備整體的發電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1)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設備對太陽光的反射角度固定,只能通過調整整個聚光器的姿態和角度實現對聚光點的改變,使用調節的靈活性較差;
(2)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設備其聚熱裝置往往只設置一個聚熱位置,對于分散在聚熱裝置其余位置的熱量不能起到吸收作用,使得整體的聚熱效率較低,影響太陽能熱發電設備整體的發電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裝備,包括聚光罩,所述聚光罩一側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調向機構,所述聚光罩另一側的外圈固定安裝有若干個等間隔布置的采光單元,所述聚光罩另一側的中心固定安裝有聚熱機構,所述聚熱機構包括聚熱塔,所述聚熱塔內壁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轉熱單元,所述轉熱單元包括隔熱罩,所述隔熱罩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聚熱塊,所述第一聚熱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熱傳導發電機,所述第一聚熱塊的頂部與熱力管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熱力管的頂部穿過聚熱塔的頂部并與頂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熱力管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反光單元。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光單元包括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反光板,若干個所述反光板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調節電機;所述聚熱塔外壁的中部開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通光口,若干個所述通光口的一側分別與若干個反光板的一側對應設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光單元還包括集光板,所述頂蓋板的頂部和若干個所述集光板的內部均嵌設有導熱管,若干個所述導熱管的一端均與熱力管的內壁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晶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晶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01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