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縮機及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96200.5 | 申請日: | 202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65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余生;魏會軍;張洪瑋;韓鑫;彭慧明;任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3/00 | 分類號: | F04C23/00;F04C18/44;F04C29/00;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何沖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 空調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縮機及空調系統,壓縮機包括殼體、增焓部件和設置在殼體內的多個壓縮部,每個壓縮部包括氣缸以及設置在氣缸內的活塞、滑片,多個壓縮部包括低壓壓縮部和高壓壓縮部,低壓壓縮部中的氣缸具有低壓工作腔,高壓壓縮部中的氣缸具有高壓工作腔,殼體內具有中壓腔,其中,增焓部件和中壓腔連通,至少一個壓縮部中的滑片和對應的活塞鉸接。采用該方案,將滑片和活塞鉸接,這樣在滿足壓縮要求的同時,避免了滑片和活塞脫離,從而提高了可靠性,而且,通過增焓部件和中壓腔,可向壓縮機內補充氣態冷媒,提高了壓縮機的性能。該發明經過改進后不僅增加使用效果,更滿足超出壓縮機運行范圍后壓縮機運行穩定性和低噪高效等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壓縮機及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轉子式壓縮機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運行頻率范圍越來越寬,工況越來越復雜多變,在極端工況下容易出現冷量不足,壓液壓油運行,高頻高壓差可靠性磨損等問題;其主要原因為傳統轉子式壓縮機在運行頻率較低或存在壓縮液體的情況下,滑片容易出現跟隨性問題而產生脫離,從而導致泄漏及異常音出現;在高頻和高壓差工況下,滑片負荷重,從而容易出現磨損問題。
同時,伴隨著壓縮機使用場景增加,許多非常規的運行工況也需要壓縮機具備足夠的運行能力以滿足空調系統在極端工況下運行時的表現,因此僅從壓縮機泵體內對壓縮液體等現象進行改進并不足以滿足系統的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縮機及空調系統,以提升壓縮機的可靠性和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縮機,包括殼體、增焓部件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多個壓縮部,每個所述壓縮部包括氣缸以及設置在所述氣缸內的活塞、滑片,所述多個壓縮部包括低壓壓縮部和高壓壓縮部,所述低壓壓縮部中的氣缸具有低壓工作腔,所述高壓壓縮部中的氣缸具有高壓工作腔,所述殼體內具有中壓腔,其中,所述增焓部件和所述中壓腔連通,至少一個所述壓縮部中的滑片和對應的所述活塞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高壓工作腔和所述低壓工作腔的容積比值為0.5-1.2,所述中壓腔和所述低壓工作腔的容積比值大于2。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壓縮部中的滑片和均和對應的所述活塞鉸接;其中,所述活塞具有容納槽,所述滑片的一端和所述容納槽鉸接配合,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氣缸的滑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壓縮部還包括和所述氣缸的端面配合的軸承,所述軸承具有排氣口;在所述氣缸的徑向截面的投影上,所述排氣口和所述氣缸的內圓相交。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具有吸氣口,所述活塞的外壁上具有切面,所述切面、所述滑片和所述氣缸的內壁之間的區域構成連通所述吸氣口的吸氣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內的腔體為圓柱狀,每個所述壓縮部均具有排氣口,所述多個壓縮部的排氣口的面積之和的數值大于所述殼體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內的腔體為圓柱狀,所述殼體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倍的所述殼體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壓縮機還包括曲軸,所述多個壓縮部的活塞均套在所述曲軸上,所述曲軸的軸線和所述活塞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偏心量A,所述曲軸包括長軸和短軸,所述長軸的直徑為2A-3A,所述短軸的直徑為2A-2.5A。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的高度和所述氣缸的內圓直徑之比大于等于0.5。
進一步地,所述壓縮部包括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氣缸位于所述上端蓋和所述下端蓋之間,其中,所述活塞的上端面和所述上端蓋的接觸面積為B,所述活塞的下端面和所述下端蓋的接觸面積為C,B和C不相等;和/或,所述滑片的上端面和所述上端蓋的接觸面積為D,所述滑片的下端面和所述下端蓋的接觸面積為E,D和E不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62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