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啞光電泳涂料、其制備工藝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96052.7 | 申請日: | 2020-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27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方群;吳會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君電泳涂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5/44;C09D7/42;C09D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泳 涂料 制備 工藝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啞光電泳涂料、其制備工藝和應用。所述啞光電泳涂料的色漿中含有消光粉體,消光粉體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二氧化硅、堿性有機物、水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攪拌混合,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調節體系的pH至7.4~8,升溫到58~62℃后加入引發劑,在58~62℃繼續反應,然后離心,將離心沉淀物干燥、粉碎,得到消光粉體。本發明的電泳涂料獲得的涂膜平滑、消光均勻,具有良好的啞光質感,裝飾性好。由有機?無機組分復合形成的消光粉體,既能與有機樹脂很好相容,之間有良好界面,又有一定的親水性,在涂料組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所得電泳涂料涂膜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抗腐蝕、耐酸堿性效果,施工方便,并且對底材有很好的附著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泳涂料領域,具體為啞光電泳涂料、其制備工藝和應用。
背景技術
陰極電泳涂料由于具有優良的防腐蝕性、高泳透率、高流平性、高裝飾性且涂裝自動化程度高、涂裝污染少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機動車、工業、建材、輕工、家用電器等工業領域以及五金和工藝品的表面防腐和裝飾。
陰極電泳涂料一般是以陽離子樹脂為基料樹脂,封閉型或部分封閉型的多異氰酸酷類為交聯劑,并配合其他成分組成。基料樹脂的類型主要有環氧樹脂和丙烯酸樹脂。陰極電泳涂料在汽車行業應用最為成熟,在汽配件與底盤領域,陰極電泳涂裝是目前最主要的涂裝方式。類似油箱底殼等黑色電泳涂層,所得涂層要求具有啞光效果。而普通電泳涂膜光澤在標準固化條件固化后光澤為70-85GU;相對于車身電泳-面漆復合涂層,汽配與底盤件一般僅為電泳單層,在工況復雜惡劣的引擎室工件與底盤工件也需要更好的腐蝕性能。因此開發一種具有良好的啞光效果、防腐、耐沖擊等綜合性能優異的陰極電泳涂料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啞光電泳涂料。
所述啞光電泳涂料包括樹脂乳液和色漿,所述色漿組分包括消光粉體。
消光粉體的制備方法如下:
將二氧化硅、堿性有機物、水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攪拌混合,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調節體系的pH至7.4~8,升溫到58~62℃后加入引發劑,在58~62℃繼續反應,然后離心,將離心沉淀物干燥后,粉碎,得到消光粉體;其中,所述堿性有機物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爾比為(4~10):1,所述堿性有機物包括四甲基胍、4-乙烯基吡啶及其組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消光粉體的制備方法如下:
將3~7g二氧化硅、堿性有機物、700~1200g水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在氮氣保護下攪拌18~26h后,加入0.3~0.7g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調節體系的pH至7.4~8,升溫到58~62℃后加入0.03~0.06g引發劑過硫酸銨,在58~62℃繼續反應18~26h,離心至上清液中固含量小于0.5wt%,將離心沉淀物干燥后,粉碎,得到消光粉體。所述堿性有機物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爾比為(4~10):1,進一步為(6~8):1。
消光粉體為有機-無機復合結構,于一實施方式中,通過堿性有機物的種類和配比,調節消光粉體的表面結構,從而影響其在電泳涂料體系中的分散性、穩定性等。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堿性有機物包括四甲基胍、4-乙烯基吡啶及其組合。進一步地,所述堿性有機物為四甲基胍與4-乙烯基吡啶的組合物,所述四甲基胍與4-乙烯基吡啶的質量比為1:(1~10),優選為1:(4~6)。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徑為50~200nm。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所述消光粉體既能與有機樹脂很好相容,之間有良好界面,又有一定的親水性,在涂料組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同時具有穩定性好、高強度、耐磨性、高硬度的特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君電泳涂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君電泳涂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60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