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長輸管道跨溝渠溢油一體化圍控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92912.X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753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任強;趙學儉;劉文廣;趙鵬;田洪華;劉錦河;賈廣崇;田健;楊朋;章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油氣集輸總廠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E02B15/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曉艷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溝渠 溢油 一體化 回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長輸管道跨溝渠溢油一體化圍控回收裝置,包括主體圍控撬塊裝置、輔助撬塊裝置、溢油收集裝置和自動控制系統,該輔助撬塊裝置位于該主體圍控撬塊裝置的下部,調節該主體圍控撬塊裝置的高度;該溢油收集裝置在該主體圍控撬塊裝置的上部,收集河道內的溢油,該主體圍控撬塊裝置密封河道、控制河道內流水流速,并支撐該溢油收集裝置,該自動控制系統在該溢油收集裝置的上部,給該溢油收集裝置中的溢油加溫、控制溢油液位,控制河道水位。該長輸管道跨溝渠溢油一體化圍控回收裝置實現管道泄漏原油的圍控及進行清理回收,避免污染事故的擴大,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施工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長輸管道流程施工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長輸管道跨溝渠溢油一體化圍控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天然氣作為國家的戰略能源產品,其生產、輸送環節的安全被日益重視。油氣長輸管道是能源運輸的最主要載體,對于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環境影響都有重要意義。由于長輸管道輸送介質是易燃易爆品,加之管道途經地區地域廣闊、地質條件與社會條件復雜多變,油田鋼質長輸管道經過長時間運行后,管道內介質腐蝕、外界土壤腐蝕以及第三方損壞等原因經常會發生泄漏,甚至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環保事故,嚴重影響油田正常生產和周邊環境安全。
在這些泄漏污染事故中,由于河水是流動的,跨溝渠河道的管道泄漏的污染控制及回收較為困難,造成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出現管道泄漏事故時常規的方法是,首先倒流程停止管道外輸,然后采用人工拉網式將圍油欄放入河道,人工將圍油欄固定在溝渠兩岸,一般分開距離安放3--5道圍油欄。將污染物控制在一個區域,阻隔污染物向下游漂移,盡量降低環境污染。待事故泄漏點處理完成后,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對溝渠內的污染物進行清理回收,最后處理完現場污染后,對圍油欄進行回收清洗運回。
其缺點在于:(1)人工成本高,現場圍油欄操作人員至少需要15--20人;污染回收工作,視污染面積定,一般也不會少于15人;(2)耗時長、操作難度大、勞動強度高、受現場局限大,圍油欄遇水重量增大,現場操作難度大,加之水流的力量,造成現場安裝困難;一般事故泄漏點比較隱蔽,因道路差等原因是巡檢盲點,因此人員現場施工難度大;污染物漂浮在水面上,一般水面面積比較大,污染物厚度較小,人工清理難度極大,溝渠中間位置的污染物更難清理回收;(3)圍控效果差,圍油欄漂浮在水面上,受溝渠中的漂浮物影響,常常圍控不徹底,往往需要安置幾道圍油欄,都達不到預期效果;(4)圍油欄回收難度更大,清理困難,造成二次污染物;(5)多人集體在一定受限空間操作,易出現扭傷等人身傷害,存在一定安全風險;為了改變上述狀況,需要一種裝置,可以預先安裝在特殊環境現場,也可以臨時加裝到事故現場的圍控回收裝置,實現操作安全標準,降低環境危害和人員傷害。
長輸管道的鋪設環境較為復雜,常常會跨越溝渠、田地、不毛之地,還會穿越公路等基礎設施,在這些泄漏污染事故中,由于河水是流動的,跨溝渠的管道泄漏的污染控制及回收較為困難,造成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常規的方式是采用手拉式圍油欄將污染物控制在一個區域,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進行清理回收,人工勞動強度大、耗時長、操作難度大,圍控力度不夠污染面積大,另外由于清理不徹底,往往需要安置幾道圍油欄,都達不到預期效果,無法及時安全的完成攔截任務,存在潛在的人員安全操作風險。
在申請號:CN201910609951.1的中國專利申請中,涉及到一種溢油回收裝置,包括柵式圍油欄和吸油材料,所述吸油材料通過串聯方式固定在柵式圍油欄下方,所述吸油材料為石墨烯多孔結構,所述石墨烯多孔結構由石墨烯結構單元組成,所述石墨烯結構單元為厚度為30 100nm、面積為100~40000μm2的石墨烯納米膜,所述的石墨烯納米膜邊緣與相鄰的石墨烯結構單元發生交聯,構成立體多孔結構。所述石墨烯納米膜的雜原子含量在10wt%以下,缺陷密度ID/IG在0.02以上。該溢油回收裝置具有操作簡單、吸油量大、壽命長等特點。其缺點是不適合水面窄的區域,清理不徹底,人工消耗體力大,不利于回收清理存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油氣集輸總廠,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油氣集輸總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29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