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接控制電路及加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90781.1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93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韋士海;羅飛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1/02 | 分類號: | H05B1/02;G01R31/50;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黃廣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接 控制電路 加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接控制電路及加熱裝置。反接控制電路包括:供電模塊,設有第一供電端口、第二供電端口,用于提供供電電源;極性檢測模塊,用于分別檢測第一供電端口的第一極性、第二供電端口的第二極性;第一開關組,分別與極性檢測模塊、后級電路連接;其中,第一開關組包括:第一子開關、第二子開關,第一子開關設有第一公共端、第一自由端組;第二子開關設有第二公共端、第二自由端組;極性檢測模塊還用于根據第一極性、第二極性控制第一公共端與第一自由端組的連接狀態、第二公共端與第二自由端的連接狀態。本發明能夠在供電模塊正接或反接時都正常工作,從而提高后級電路和/或加熱模塊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反接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接控制電路及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通過在電子產品中設置防反接電路,避免產品電源正負極接反時對產品電路造成損壞。
在相關技術中,防反接電路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電特性對電路進行反接保護。但是,在電源反接時,后級電路無法正常工作,影響后級電路的工作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反接控制電路及加熱裝置,能夠在供電模塊正接或反接時都正常工作,從而提高后級電路和/或加熱模塊的工作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反接控制電路,包括:供電模塊,設有第一供電端口、第二供電端口,用于提供供電電源;極性檢測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供電端口、所述第二供電端口連接,用于分別檢測所述第一供電端口的第一極性、所述第二供電端口的第二極性;第一開關組,分別與所述極性檢測模塊、后級電路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開關組包括:第一子開關、第二子開關,所述第一子開關設有第一公共端、第一自由端組,所述第一自由端組包括:第一自由端、第二自由端、第三自由端,所述第一公共端用于與所述第一供電端口連接;所述第二子開關設有第二公共端、第二自由端組,所述第二自由端組包括:第四自由端、第五自由端、第六自由端,所述第四自由端與所述第三自由端連接,所述第六自由端與所述第一自由端連接,所述第二公共端與所述第二供電端口連接;所述極性檢測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極性、所述第二極性控制所述第一公共端與所述第一自由端組的連接狀態、所述第二公共端與所述第二自由端的連接狀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反接控制電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極性檢測模塊檢測第一供電端口的第一極性和第二供電端口的第二極性,根據第一極性和第二極性控制第一子開關和第二子開關的連接狀態,使得后級電路在供電模塊正接和反接時都能夠正常工作,從而提高后級電路的工作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極性檢測模塊包括:比較器,所述比較器設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輸出端,所述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供電端口連接,所述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供電端口連接,用于檢測所述第一極性和所述第二極性,并根據所述第一極性和所述第二極性的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第一控制單元,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一端與所述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子開關、第二子開關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一公共端與所述第一自由端組的連接狀態、所述第二公共端與所述第二自由端的連接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保護模塊;所述保護模塊包括:第二開關組,所述第二開關組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供電端口連接,所述第二開關組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子開關連接;第二控制單元,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組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子開關、所述第二子開關連接,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號,并根據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二開關組的連接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07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